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精彩10篇

时间:2023-06-27 08:32:01 | 作文来源:小练笔

各位朋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精彩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一

颁奖词:王继才、王仕花夫妇 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

1986年7月,王仕花的丈夫王继才经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此前四任呆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

王继才说,上岛前,家里人以及亲邻,几乎没有一个支持他的。

“当时,我是自愿要去守岛的,组织已经考察过了,领导说,岛上必须得有人去守,我也答应了领导,答应了就要做到。”王继才毅然带着食物、衣服以及必需品上了岛。

王仕花说,一次带女儿上岛探夫被台风困住,看到丈夫没人照顾,而且十分危险。王仕花想,开山岛不能没有丈夫,而丈夫不能没有她。她毅然决定辞掉镇小学教师的工作,把女儿托付给婆婆,与丈夫在开山岛风雨同舟。

经过组织同意,王仕花上了岛。丈夫是哨所所长,她是哨员。就这样,夫唱妇随。两个人像一支队伍,一起劳动,一起巡逻。王仕花娇小又胆小。开始听着呼啸的海风、拍打的海浪,心里就打颤,整夜不能睡。现在,王仕花的能耐可大了,即使王继才有事出岛三五天,她也能把小岛看守得好好的。钻坑道,察海情,辨船只,记日志,王仕花干得一点不比王继才逊色。

在岛上夫妻两个人的年工资是3700元,1995年建了灯塔,又增加了2000元守护费。上有老母亲,下有3个子女,凭这点钱,很难维持全家的最低开销。现在,儿子考大学贷的3万元款还没还清,修建房屋的6万元钱也是王继才的姐姐垫的。

为了生计,夫妻俩干起了最苦的活。每年春夏秋三季,双腿泡在海水中,捕鱼摸虾,捡贝类,铲海蛎,放蟹笼,大点的托渔船捎回港口去卖,小点的才自己解解馋,这样一年也有个三五千元的“外快”,补贴家用。

王继才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现在社会,钱很重要,但来路一定要正。”开山岛曾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几年却成了“风水宝地”:有走私的,有偷渡的,有打着旅游公司幌子想开色情场所的。面对不法分子送上门的一沓沓钱,王继才断然拒绝。

环视夫妻俩的岛上之家,也就是一间20平方米的旧营房。一个煤气罐,一个小灶台,一个小方桌,一张木板搭的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在营房前,有棵苦楝树,这是王继才和王仕花上岛后栽活的第一棵树,如今已长成了岛上的“树王”。

苦楝树象征着永不屈服,是夫妻俩的精神之树。王继才说:“苦楝树都能在岩石缝里顽强成长,我们又有什么过不去的。”白天,忙巡逻,忙维护,忙开荒,忙种地,可一到晚上,时间就特难打发。夫妻俩在地上画个框,下跳棋;掏出牌来,打“跑得快”;唱老歌,你一首我一首。跟外面世界的接触,夫妻俩就靠半导体收音机,这些年,用坏了19个。

岛上走一圈,也就10分钟,最有耐心的人,半小时兴奋劲儿也就过去了,而王继才、王仕花夫妻俩一呆就是25年。

最让王继才觉得对不起的,是妻子1987年生儿子。他太大意,没有提前送妻子去医院。等到想起已晚,大风连刮3天,渔船靠不上岸。王仕花在岛上临产前,王继才捶胸顿足,王仕花忍住巨大的疼痛,叫丈夫烧开水,煮剪刀。儿子出生时,刚露出了头,叫丈夫一把托住;儿子刚落地,又叫丈夫果断地剪断脐带。听到儿子第一声啼哭,王继才坐在地上也哭了。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开山岛上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8岁。

张玉滚——守望乡村教育,一干17年 篇二

颁奖词: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2001年8月,刚刚师范专业毕业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而当下最困难的是,没有老师教这些“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从那以后,21岁的张玉滚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守着一份淳朴与清贫,用无私的爱浇灌山村的教育之花。尽管尝尽了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听闻此言,张玉滚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坚守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中接过的扁担,张玉滚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这根扁担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也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从2001年到2006年,张玉滚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风里来雨里去,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点钟,张玉滚和学校里的教师陆喜安扛着扁担,拿了几个凉馍往镇里书店赶,一直走到正午才到达。没顾上休息,挑选好几十公斤重的课本、练习本、粉笔后,用扁担挑着走路往学校赶。一路紧赶慢赶,晚上10点多钟,两人才走到尖顶山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底板也磨出了一片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没等天亮就往回走,崎岖的山路上,他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冒雨前行,一步一滑,几次摔倒。他的担子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雨淋湿了。因为,那里面装的是学生的课本……

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一年新学期,眼看就要开学了,书本还没到齐,情急之下,张玉滚让爱人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个机动三轮车到高丘镇拉书本。回来途中,因山高路险,迎面过来一车辆,三轮车躲闪不及,不幸翻倒,张玉滚的女儿瞬间从妻子怀抱中狂“飞”出去,当场殒命。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牺牲在为学生运书本的路途中,张玉滚至今不敢在妻子面前提起这个伤心的往事。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至今,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张渠伟——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 篇三

颁奖词:张渠伟 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的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四川渠县有150万人口,是省定贫困县,全县原来有贫困村130个,贫困人口143802人,相当于10个人中约有1个人是贫困户。张渠伟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2017年,张渠伟几次眩晕在岗位上,视力下降到0.04和0.2。11月4日,他住院检查出患有“双眼开角性青光眼”和“耳石症”,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

“我没有时间做手术,目前全县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扶贫军令如山,言必行,行必果。明年我们渠县一定要‘摘帽’。”张渠伟说,走上扶贫这条路,便没有退路,只有责任。

但又有谁不害怕失明呢?“说实话,我也挺害怕的。”在空闲的时候,张渠伟会特意去街上,尝试闭着眼睛,融入眼前的一片漆黑,磕磕碰碰地走,让脚底感受盲道的痕迹。他想,万一真的失明了,这就是以后的生活,总要慢慢适应……

张渠伟在工作中是一条铁汉子,但对家庭的亏欠却让他一直不能释怀。“我的儿子年近30岁,婚期因我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我的父亲年近八旬,十分牵挂常年奔波的我,老是给我打电话,但往往没说上两句就因我的忙碌打断了。”说到自己的家人,张渠伟的眼睛里有了很多酸楚和愧疚。

因为扶贫,张渠伟还多了三个“孩子”。他们来自于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爸爸外出打工,妈妈谭其辉患有精神病,多年不言不语,全家就靠70多岁的奶奶一人操持。房子是石头垒的,到处是洞,风来漏风,雨来漏雨。

走访这家人时,张渠伟看得眼圈都有些发红。这些年来,张渠伟经常下乡不在家,爱人多有抱怨。一个周末,张渠伟特意带爱人去看望谭其辉一家。一进门,就见三个孩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趴在破烂的桌子上写作业,脚边是几摊雨后的积水。见到张渠伟,孩子们都很懂事地问好。这次探访极大地触动了他的爱人。“孩子太可怜了!我也是个当妈的,见不得孩子受罪,我也要来和你一起帮助他们。”张渠伟的爱人说。

从此以后,逢年过节,她都会装好红包、买好衣服,给乡下的三个儿女送过去。去年,张渠伟帮助谭其辉申请了易地搬迁,他们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十多年来不曾开过口的谭其辉突然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你们!”

“现在,我只要上街就会走一走盲道,就是为了适应一旦失明后的生活。但是我想,只要14万贫困群众能脱贫,就算是失了明,我也甘之如饴、无怨无悔!”张渠伟说道。

马旭——军中的“居里夫人” 篇四

颁奖词: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今年9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收到了一笔1000万元的巨额捐助,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这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这笔巨额捐款,来自今年86岁的马旭大校。捐给家乡的这1000万元,是她毕生的积蓄。

马旭是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抗美援朝期间,马旭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她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空白,被称为中国军中的被称为军中的“居里夫人”。 他们还研制出“充气护踝”,让空降兵着陆就像踩在气垫上,减少反冲力,减少扭伤情况。此后,马旭和丈夫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2019年1月马旭荣获“冰城楷模”、2018“感动龙江”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 篇五

叶先生说:“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功用,这是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

1948年,她随丈夫渡海来台。在白色恐怖之下,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几年后出狱,却因长期囚禁性情扭曲,动辄暴怒。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把她从悲苦中提振了起来。“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一句,如当头棒喝。她跟自己说,要把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杀死了,就不再为它烦恼。1969年叶嘉莹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1976年3月24日,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又一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她叹命运不公,反思劳瘁一生的意义。

经此一难,叶嘉莹突然觉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她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教书。一年后,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回国教书的信,安排她先去北大,不久,又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每年3月,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了,她就飞回国内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14年,她决定定居南开。

其美多吉——云端上的忠诚信使 篇六

颁奖词:其美多吉 三十忠诚风和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其美多吉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

“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30年来,其美多吉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

在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其美多吉用30年时间和“老伙伴”一起跑了140多万公里,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工作途中曾遇歹徒持刀抢劫,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四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30年来,其美多吉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一顿正餐。只在家里过过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路上……

刘传健——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 篇七

颁奖词: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里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事后刘传健表示,事发前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

事后记者采访时,刘传健表示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好比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记者: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机和机上人员的伤害。

飞行界资深人士表示,此次返航备降成功,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驾驶舱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风流又大,由于风挡脱落时对客舱设备造成了损坏,很多设备显示不工作,机长还要正确操纵飞机紧急备降去成都,整个过程相当惊险、应对非常不易。这么大的高空事故,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应对成功,说明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处理过程镇定果断,飞机最后平安降落。

2018年6月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刘传健同志“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并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并奖励500万元。2018年12月,国家授予刘传健同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钟扬 篇八

颁奖词:超越6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车祸逝世。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复旦教授钟扬,正坐在一辆疾驰的车中。窗外,雄浑的高原景色如同壮丽油画,一条条河流闪烁着水晶般耀眼的光芒。他心驰神往:那看似光秃秃的苍茫山脉间,蕴藏着多少神奇植物?那终年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上,究竟有没有雪莲在生长?

2000万年前,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巨大碰撞下,隆起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是广袤壮阔的圣地,却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高达45摄氏度,鲜有植物学家敢于涉足。

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经过测算,在‘科’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有我国植物物种的1/3;在‘属’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的植物物种超过全国1/3。然而,这一数量远远被低估了。”钟扬说。

2011年7月,珠穆朗玛峰一号大本营,海拔5327米。下午2时刚过,狂风开始肆虐,抽打在人脸上,呼吸都困难。“钟老师,您留守大本营,我们去!”学生拉琼看到老师嘴唇发乌,气喘得像拉风箱,不由暗暗心惊。

“你们能上,我也能上!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逆风而上,向珠穆朗玛峰北坡挺进,上不来气的钟扬嘴唇乌紫,脸都肿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找到了!”学生扎西次仁激动大喊,一处冰川退化后裸露的岩石缝里,一株仅4厘米高、浑身长满白色细绒毛的“鼠曲雪兔子”跃然眼前,骄傲地绽放着紫色的小花,它是高山雪莲的近亲,看着不起眼,但在植物研究者眼中比什么都美丽动人。

这里是海拔6200米的珠峰,这是一株目前人类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他们追踪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处发现了“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的崭新生态型;他们采集的高原香柏种子里,已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了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花了整整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建立起保护“数据库”;他们揭示了红景天、独一味、藏波罗花、垫状点地梅、西藏沙棘、山岭麻黄、纳木错鱼腥藻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对环境的分子适应机制……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杜富国——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 篇九

颁奖词:“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

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后退了几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杜富国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他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一位医疗专家说,从伤员杜富国身上,他看到了一位新时代军人的钢铁意志。正在逐步恢复的杜富国,对未来有很多设想:做播音员、学盲文、写扫雷队每个人的故事……激励更多人。

程开甲——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篇十

颁奖词: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程开甲10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 “八一勋章”获得者,2018年11月17日病逝。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为了让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不被外敌欺辱,他毅然前往西北荒漠隐姓埋名20余年为中国制造国之重器,这才让我们中华民族如今骄傲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1918年,程开甲在江苏出生,1946年前往英国留学师从玻恩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科研条件,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他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

几十年后,有人问他,对当初的决定怎样想?程开甲说:“对于这个问题,刚离开英国时,我想得并不多。但回国后,尤其是到了晚年,在总结自己人生的时候,我很感慨:我如果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最多是一个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学家,绝不会有这样幸福。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上世纪60年代,因为我国核武研究完全是一片空白,在南京大学任教的程开甲被调到核武研究所,从此,开启了他平凡又伟大的核武研究之旅。平凡说他隐姓埋名不为人所知,伟大说他为核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61年,由于我国原子理论趋于完善,成绩斐然的程开甲前往罗布泊带领团队转向核试验技术的应用性研究。终于在1964年,我国的原子弹成功爆炸,完美完成了这次重任的程开甲并未就此松懈,此后20余年,他和时间抢跑,带领我国的科研人员,完成了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氢弹试验等几十项核武试验。在以后的时间里,他相继建立了大量的科学理论。

2017年7月28日,在建军90周年之际,程开甲刚好100岁,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他我们国家军队的最高荣誉勋章:八一勋章。授勋时,百岁老人虽然行动已多有不变,仍穿戴整齐我军礼服,胸前端正的悬挂着“八一勋章”,留下了他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后一张影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两弹一星精神,也不要忘记那个艰难时代的苦难,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但也不要丢掉了民族精神,也不要再次弯下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