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读后感优秀4篇

时间:2023-07-10 17:05:20 | 作文来源:小练笔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春酒》读后感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春酒读后感 篇一

第二次听肖老师上课了,肖老师的课堂总是情意浓浓,回味无穷。

《春酒》富有情趣的细节描述,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一样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肖老师带领在场的每一个人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引领我们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在课堂上,肖老师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情绪氛围。

聆听“正道”语文,静下心来读语文,读“春酒”二字。“标题怎样读”?这是我的课堂从来没有过的思考。读出绵长的思乡之情;读出自豪;用平淡之语读出对家乡强烈的爱;思念中读出悲伤;读出回味与享受;快乐地读;遗憾地读;惆怅地读;陶醉地读……在学生“多情”的答案里感受到“标题也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学生绘声绘色地展示着情感,流露着眷恋,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听众也陶醉了。

语言是有情感的,支撑情绪的语句是文章精髓,“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留意,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先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就几句快乐融融。一句话转向悲情,“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但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外表不动声色,内心波澜起伏,母亲已逝,再也做不出那样的春酒。整堂课都在陶醉,情感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无声胜有声”,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

忆春酒,怅春酒,找春酒,在沧桑与悲愁中彰显不灭的期望,是无尽的守望与等待,是永恒的思念与怀想!

《春酒》读后感 篇二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濛。

文章构思精巧,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思乡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乡的味道展开。文末那句从心底发出的深深的感叹足以让所有的游子动心动容: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些内容使这篇散文凝练、浓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

在语言运用上,本文也有特色,作者善于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不雕琢,不粉饰;描绘人物鲜明细腻,亲友、长工、母亲都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是母亲的宽容、善良、勤俭,得到了极为传神的刻画。

学习本文,要注重诵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学习语言,体验情感。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真研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的难点在于对文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的感受,可以结合作者的身世和经历理解这一点。

2700字读后感 篇三

作者简介:一潭浑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毕生追求。另,喜欢收集曾造访之地的地图丝巾和各种造型的橡皮。心理年龄三岁。

闹非典时,我们夫妻刚到北京,女儿和父母还在杭州。可北京人民属于被隔离对象,劳动节我们回不了老家。我俩就跑到郊区去玩,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在卢沟桥留下屐痕。去的路上,经过几家书店,我俩都是爱书之人,就进去逛。我发现一套脐带文丛,看了一下出版说明,指出它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具有全局观的高度概括;二是采用人性化的写作方式、即讲故事的方式。出版说明还提到,《哲学的故事》曾经使一位大学哲学教授在教了十五年康德哲学后,通过此书弄清了康德的意思。

这令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买下来。文丛总共6本,包括《汉字的故事》、《哲学的故事》、《人类的故事》、《文学的故事》、《宗教的故事》和《科学的故事》,但最后一本卖完了,我就把前5本都买下来。看来这套丛书出版后的确受到了热烈欢迎,我在书架上又看到脐带文丛二,买了一本《地球的故事》(当时书店里文丛二还有没有别的书在出售我已经记不清了,毕竟已经过去十多年。换做今天,我至少希望把其中一本《法律的故事》买回来)。书买回来后,我不止一次捧起来想看,都难以做到。再有趣的百科全书毕竟不像小说那么有吸引力,不静下心来是看不进去的。最近,自觉浮躁的心稍稍沉潜些,就决定从我最热爱的汉字入手看这套丛书。

我对汉字的喜爱是在不知不觉中建立的。初中时,我获得过杭州市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邀请赛第八名,这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国文底蕴深厚,我深受他的影响,对汉字的热衷更进一层。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我虽然两次放弃进报社、杂志社的机会,但多次在单位和社会上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我还在全国性的微型小说大奖赛上获过奖。读书和写作成为我日常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人生的座右铭之一是: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让我感到汗颜的是,至今为止,我尽管看过几本书,百科全书却几乎未曾涉猎。我国古代有夏秋晒书的习惯,和尚为此还举行仪式,冠名曰“晒经法会”。《世说新语》中说,有个名叫郝隆的人,仰卧于地,袒腹向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吾晒腹中书耳。”待我看完买来的这6本书,穿着泳衣、躺在沙滩边晒太阳时,我就可以略微有点底气,不至于是在晒肚子里的稻草或者纸屑。

读中学时,老师说,好的作文要开门见山。我让读者走了十里羊肠小道,趟过了一条河,也该看见山了。由于《汉字的故事》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太精彩,我这篇读后感只能是挂一漏万。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三是我国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楔形字和圣书字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甲骨文却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文字中仅存的一种,仍然保持着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虽然甲骨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被人们发现却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面有个有意思的故事。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太医给他开的处方里有一味中药叫“龙骨”。王懿荣就让家人去药房买。家人买回来后,王发现“龙骨”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笔画。王喜好金石学,觉得此事非同寻常。后来人们得知,京城的中药店所进“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是农民种地时偶然发现的。经过王懿荣等学者精心研究,这些东西不是“龙骨”,而是比金文更早的一种文字,刻在乌龟壳上。

汉字的正式文字自甲骨文字始,汉字字体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形,即草书和行书。人们通常用一句话形象地描写这些字体:篆书如圈,隶书如蚕,行书如走,草书如跑。我以前只晓得是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却不晓得那种字体是小篆。所以看到一些小篆作品经常不清楚它就是小篆,无知得很。现在,考虑到甲骨文和金文除了专业人士会接触,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由此倒推,我看到的状如圈圈的书法作品大体是小篆无疑。这真是一大收获。

《汉字的故事》是一本神奇的书,它为我打开一扇奇妙的窗户。书中介绍,在我国湖南江永一带,有一种文字只传女不传男,被称作“女字”。女字字数众多,形状呈菱形,是汉字的异形体,至今仍在当地一些高龄妇女中使用。据专家推测,在我国古代的某个时期,江永一带的妇女为了能有一个机会和场合倾诉自己由于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寂寞而造成的苦闷,而他们又不愿让男子知晓,便依据汉字创造了只在妇女中使用的秘密文字。女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人的一点藐视男人的心理。

《汉字的故事》中讲了一件饶有趣味的事,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用录音带录下美国乌鸦的惊叫声,拿到本国别的地方播放,乌鸦听了都惊慌飞散。可是拿到法国去播放,法国的乌鸦听不懂美国乌鸦的“鸟语”,一点反应都没有。后来又拿海鸥做实验,结果也一样。没想到动物也有方言,这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为的是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此举颇为英明。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我早就熟悉,一直理解为当州官的可以防火,当百姓的却连点灯都不行。直到看了《汉字的故事》才知道这么理解有误。可见,学习不能不求甚解。古代有一种忌讳叫“官讳”,是当官的人凭借权势让人避讳自己的名字。宋代有个知州叫田登。他下令当地所有百姓都要把“灯”说成“火”。上元节放灯,在州官书写的布告上,有这么一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百姓就编出这两句话来讽刺田登。作者还讲述了“恶人讳”,就是人们取名时竭力避免与恶人同名。他举了个例子,南宋出了个大奸臣秦桧,所以后人取名几乎都不用“桧”字。

其实,我还知道和秦桧有关的一个典故。在杭州人的叫法中,油条这种家常小吃又被称作“油炸桧”。油条是由两根粗面条背靠背组成的。关于取名字的避讳,我还想起一个笑话。一对夫妻,丈夫姓钟。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就去派出所给孩子报户口,申报的名字是钟共和钟央。派出所民警一看:“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然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汉字的故事》第八章专门讲述近百年来汉字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改革的情况。个人认为这章是最引人深思的章节。对待汉字,一直有截然不同的三种态度,第一种是固守着繁体字不变。第二种是提倡将繁体字简化。第三种是建议完全废除汉字,实现汉字拼音化。周恩来同志倾向第二种做法。愚以为,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哲学观所决定的。幸运的是,汉字未被废止。事实证明,周恩来同志具有远见卓识。此事让我感触良多。窃以为,一个人在小事上可以大胆地去试,大事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最后,用两句话结束本文。一句是创立现代汉字科学理论的安子介先生说的话:“撼山易,撼汉字难。”另一句是我的心声:“汉字,爱你1314!”

2300字读后感 篇四

“永别了,妈妈——我伸手去拉妈妈,可她的衣服像影子一样从我手里一掠而过。我抓到的只是一小块蓝色。而我头顶上的大星星,突然发出特别明亮的光来,轻轻抹掉了我手掌最后剩下来的一点蓝光。我的妈妈没有了。”读完《我的妈妈是精灵》最后一章,我含在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吧嗒吧嗒”流了下来。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相信世界上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的爱是宽容的,是最无私的。而我们给予母亲的爱是否也能摒弃狭隘的理由、抛开自私的想法呢?这本书就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说的是:小学生陈淼淼因为自己不小心犯下的一个错误,而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妈妈居然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精灵。有了精灵妈妈的帮助,陈淼淼的学习逐渐上升。可是与此同时,陈淼淼的爸爸却坚持要和妈妈离婚。为了不让父母分开,陈淼淼企图用装生病、学抽烟、买不伦不类的衣服这些方法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陈淼淼和好朋友李雨辰夜不归宿,终于使她爸爸答应不再提离婚。可后来,陈淼淼却又发现她的妈妈居然要靠她最喜欢的小动物——青蛙的血来维持能量和样貌。也正因为这个,陈淼淼对妈妈是爱恨交加。最后,陈淼淼的爸爸妈妈还是离婚了。晚上,陈淼淼、李雨辰还有爸爸,一起去送妈妈坐列车回精灵的故乡。就这样,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整本书的文字非常细腻,我的心情也随着陈淼淼对妈妈的态度变化而起起伏伏。

一开始,陈淼淼误让妈妈喝了酒,妈妈变成了无助的蓝人,她从害怕到接受,妈妈带着她飞翔,模仿名师的样子帮她补课,她感受到妈妈与众不同的超能力,一家人似乎仍像从前一样快乐,甚至更加充满了神奇的力量。“那蓝色的一团东西,怎么是我的妈妈呢?她变成了一个让我那么害怕的东西……妈妈是另外一种人,就像爸爸说的一样,他们是那种蓝色会飘的人,住在另外一个空间里的,和故事里的仙女、人鱼住在一起……妈妈的眼眶上有一朵小蓝花遮着,她在大声重复刘老师说的。我习惯了要看着人的脸来听别人说话,看着妈妈开着一朵小蓝花的脸,我觉得她真美。”我心想:真好!爱真是不分种族、身份的,所以陈淼淼能接受精灵妈妈,只要有爱,一切都不是问题。要是他们能继续这样和睦幸福地在一起生活,那该有多好呀!

不过,我美好的希望泡泡很快就破灭了。陈淼淼爸爸因为没有办法再爱妈妈,坚持要和妈妈离婚,陈淼淼很痛苦,她用尽一切方法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爸爸为了等我长大,等我知道妈妈的真实身份的那一天,可以对我说离婚的事。他为这一天,等的头发都白了……”我虽然不赞同陈淼淼的做法,但是我知道她不愿意这个家破碎,她爱爸爸妈妈,我能体会她的无助和无奈。

直到有一天,陈淼淼发现妈妈另一个天大的秘密——靠喝青蛙血来维持样貌和能量,她开始害怕并躲避爱她的妈妈。“原来爸爸早就知道,他就把这么可怕的事放在心里……妈妈那样看着我,她的眼睛那么温和悲伤,可我就是不能再和她像从前一样说话了,我不能看她的眼睛。”最后,她还是和爸爸一起送走了妈妈。我终于无法忍受了,我心里憋屈的很,我甚至非常气恼陈淼淼怎么可以这样狠心,亲手把深深爱着她的妈妈送回“家乡”?她心里难道只记得妈妈喝青蛙血,而忘了妈妈生她养她、细心呵护她吗?

陈淼淼的妈妈虽然是精灵,但是,她比很多人间的人都懂得爱,她曾对淼淼说过:“你要知道,这种从心里流出来的胶水是人的世界里最好的东西,透明的,黏糊的,让你的心越来越结实的。你们这个世界的人把它叫作感情。这里我们的世界没有的东西。你给我那么多,还有你的爸爸……每个精灵只有一次机会到人间来生活。我是悲哀的精灵,我知道自己不适合在人间,可我强求,所以,我最后因为自己而伤害了别人,我心里真的是抱歉。要是还可以再来的话,我也不会再来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如果我是陈淼淼,我不但不会害怕和厌恶妈妈,还会更加贴心的保护和照顾她。书上说,每个精灵只有一次来到人间生活的机会,淼淼妈妈用尽了所有力气来爱淼淼爸爸和淼淼,却还是不被接受,不得不伤心地离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求求精灵王,请他给淼淼妈妈一次重新回到人间的机会,让她能够找到一个不在乎她是精灵且永远爱她的人,幸福地生活。妈妈是精灵又怎样?她和我们一样拥有爱和被爱的权利。

《我的妈妈是精灵》的作者陈丹燕也曾说过:“我喜欢我写的这本书,写到后来我都哭了,生活到底是什么东西呀?连精灵都无奈。”她在书中描述,精灵的歌声是像风铃一样的声音:“我就是那个渴望感情的蓝人啊,你愿意胶住我的心吗?我就是那个千辛万苦的蓝人啊,你愿意原谅我的心吗?我就是那个总要离去的蓝人啊,你愿意记得我的心吗?”这段歌词,也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陈淼淼妈妈最然舍不得离开,但她觉得自己没有给爸爸和淼淼带来幸福和快乐,却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带着依依不舍的爱和无可奈何的悲伤。她虽然改变不了自己是精灵的事实,但她一定会在自己的家乡,远远地默默地守望着、爱恋着爸爸和淼淼。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并不是占有,而是让自己爱的人获得幸福和快乐。浓浓的亲情,淡淡的忧伤,虽然无奈,但是依然深深的爱,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思考,让我更加珍惜爱我和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