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优秀3篇)

时间:2023-06-21 17:07:50 | 作文来源:小练笔

《四世同堂》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看完《四世同堂》你有什么收获?一起来写写《四世同堂》读后感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四世同堂读后感(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世同堂读后感 篇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置身于那战雨纷飞的地方。

老舍这部书中以一种朴实无华的叙述手法,展示了北平沦陷区一群普通人特别是祁家四代人的生活。通过祁老人、瑞丰、瑞宣、韵梅、钱诗人、小文夫妇、李四爷、白巡长、孙七、小崔、马老太太、常二爷、小妞妞以及大赤包、招弟等性格迥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民族存亡之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苟且偷安、助纣为虐、卖国求荣的鲜明对照。

本书让我们看见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人间百态:有的人革命了,牺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惨死了。其实日军占领北平后,客观地说,并没有什么令人发指的罪行。没烧圆明园,也没抢故宫,也没有大面积的屠杀等等。但是,他们残害了南京的人民,作为同胞,我们当然非常愤恨,这是正常的,所以看玩四世同堂,我更加确信了对日本人的恨。

随着整本书临近尾声,心中不禁感叹人的本性在那样一个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练后,展现得如此真实,区区一个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却已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已成为了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 篇二

老舍先生写了一本《四世同堂》,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事里的很多人物都是老舍先生笔下虚构的人物。而我今天要讲的却是真实存在的四世同堂家族。

这个家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潭兰村居住,那里绵延几百里群山环绕,山青水绿。这个家族的老宅子就在村子的正中心,背山靠路,门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地,每年的春节,当油菜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家族的几代人就天南海北从祖国的各个地方赶回老宅团聚,这是一个美好和睦的大家庭。

家族的第一代今年已经快90岁了,她出身在日本人快投降的年份,虽然当时的广西不像北平那么战火喧嚣,但她知道日本人的毒刑,也经历过最严重的饥荒,这些好像已经深深刻在她的骨子里,她会经常拉着后辈讲她那些年的故事。她经常会告诫后辈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要热爱生活,节约粮食。

家族的第二代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出生,那时的广西由于偏远并没有及早开发,非常落后和贫穷,他们的生活也非常的困难,他们经常是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刻苦的学习,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走出大山,能够改变家族贫穷的命运。其中一位真的以当时广西前几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非常有名的大学,成为毛南族第一位大学生。

第三代的年龄悬殊比较大,从80后到零零后,地域跨度也很大,有还留在广西农村成家立业的,也有在城市刻苦攻读的。这一代生活在物质条件很丰富的年代,从小没有愁过吃愁过穿,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并一如既往的教育他们热爱生活,努力坚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四代也是最小的一代,他们有的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有的还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他们眼里满是好奇,他们被家族的所有人关爱。

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族中,长幼有序,但又总是其乐融融,他们每个人都会身体力行的告诉身边人,如何关爱家人,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努力工作和学习,如何广交朋友……而这所有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组合起来就是生活。只要你乐意去做,乐意多做,你就会热爱生活。

这就是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族教会我的,因为我从小就在这个大家族里成长,这里就是我的家。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 篇三

一口气看完老舍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是在血染时代的北平古城小羊圈里。齐白石谨慎持家的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温柔略带惆怅的瑞铉,由隐逸诗人蜕变为革命斗士的钱,奋发图强的大嫂,热血青年瑞荃,忠厚率真的常先生,狡黠老实的白探长,乐于助人的李四小姐,无趣无耻的瑞丰,关晓和,残忍的大池保,蓝东阳,胖阿加莎高易、我也对睿宣和睿全印象深刻。我觉得他们很像巴金老师《家》里的觉新和觉慧。睿宣是齐父亲的孙子。虽然他和瑞全一样希望参加革命,但终究放不下这个家,但瑞全不一样。他敢于思考,大胆行动,毅然帮助王排长离开北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初恋——做特务的弟弟。把新一代有志青年刻画的淋漓尽致。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是叛徒。看完之后,他们忍不住咬牙切齿地抱怨自己的行为,却无法为自己的死感到开心。他们的出生和死亡都是因为RB人的到来。即使他们死了,这些叛徒仍然顽固不化。在监狱里,大赤宝还是让别人叫她冠军,冠军。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一直对RB人毕恭毕敬。直到他死了,当RB的人想活埋他的时候,他没有异议。甚至当RB官方客人查看他的档案时,这些对他的态度也被称为“好公民”。瑞奇丰,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也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汉奸们对利益的贪婪和渴望,自然使他们直接通向了死亡之路。其实不仅是汉奸,当今社会那些腐败官员都是对自身的放纵,仅一“贪”字,便至人于死地!漫长的八年,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争,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比较抽象空泛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这部书堪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

老舍在揭示当时一些人性的堕落的同时,也反思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会被RB欺辱?作者把问题的根源指向了中国古老的家族文化。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而这个堡垒却容纳了包括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祁老人、韵梅他们都是受这种观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虽然是个博士,但在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会受之波及,这应该就是他后来一直生活在自责与痛苦之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