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读后感【优秀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三国志》的读后感【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三国志》的读后感 篇一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蜀、魏、吴三国的历史著作,是我们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三国志》是陈寿穷尽半生的心血结晶,客观的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不可多得好材料。
说到《三国志》,我们不得不说一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根据后者的历史原型,艺术性的改编而成的。《三国演义》中的很多历史事件存在着虚构成分,李代桃僵的事情常有发现。如“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篇章的历史故事原型其实是孙坚,而不是关羽。咋们再回到《三国志》。陈寿根据史实著书,认真考量,对历史的点评也做到客观公允。我认为这才是他能够完成这样历史巨著的最大原因。对三国的兴衰都进行了系统而独到的分析,蜀国的灭亡跟诸葛亮之死有最大的关系,是最显著的标志;吴国的衰败跟吴国的内耗有着很大的关系,责任最大的人就是孙权,因他晚年的残暴才致使吴国的衰败;魏国虽然统一了三国,但也难逃灭亡,走向转折点就是曹爽的伐蜀失败和幼主的继位。陈寿的这些分析非常到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做到了客观。
三国人物中,陈寿认为曹操是“超世之英杰”,诸葛亮是“卧龙”,孙权有“勾践之英才”,刘备是英雄,虎臣中有张飞、关羽、程普、黄盖……良臣中有董允、陈震、薛综……良将有张辽、乐进等,《三国志》中对每个人的特点都做了介绍,也为后世提供了相当有内涵的历史创作文献资料。
同样,《三国志》的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对有些历史事件的描写相当简略,内容不够丰满,显得不是那么充实。我想,这可能是作者在了解历史事件有限的情况,尊重事实,不添加任何主观描述的结果吧。但这完全不妨碍这是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
《三国志》的读后感 篇二
《三国志》中对老将黄忠的死只有寥寥数语:明年卒,追谥刚侯。
所以,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黄老将军死前的遗言,我们不知道他是厌倦了乱世沙场还是惋惜自己不能继续在沙场征战,回顾一生,不知他是否还有什么遗憾。
关于黄忠,史书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回顾。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曾在刘表手下做中郎将。曹操攻克荆州后,在长沙太守韩玄处任职。刘备占领荆州四郡后黄忠投靠刘备,随刘备入蜀。
黄忠对于蜀汉政权,有两大功绩。
一是在收川战役中率军自葭萌关入成都,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刘备攻下益州后,拜黄忠为讨虏将军。
二是在汉中定军山战役中击败并杀死夏侯渊,立下大功,迁为征西将军。刘备为汉中王后,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与关羽同列。
诸葛亮赞誉黄忠: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黄忠去世。有子黄叙,英年早逝,无后。
这里可以说一下,黄忠与关羽不合在历史上确有此事,一大原因就是关羽太高傲,刘备想拜黄忠为后将军时,诸葛亮就曾对刘备说:
而今便令(关、黄)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也就是说,黄忠的功劳,马超、张飞亲眼所见,所以封黄忠为后将军,他们不会有意见。可是关羽在荆州,听到自己与黄忠同列,一定会不高兴。
事实也正如诸葛亮预料的那样,当关羽得知自己与黄忠同列后,生气地说道: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于是关羽不愿意接受刘备的封赐,还是费诗一番劝解,关羽才最终接受。
以上,便是黄忠的一生了。
《三国志》的读后感 篇三
假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除了可口的美食和愉快的游戏,最有趣的当属读书啦,假期漫长的时间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书名是《三国志》,这本书有别于《三国演义》,它真实地记录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其中对于诸葛亮的描写更具特色。
诸葛亮是我国智慧的化身,一生充满了神奇,他躬耕于南阳,长啸《梁父吟》,隐居于隆中,自号卧龙先生。他的故事广为流传,是我们民间文化的主题,他一生鞠躬尽瘁,一个忠字贯穿他的一生,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从隆中对策到六出祁山,从火烧新野到赤壁鏖战,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为他传奇的一生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被人记住,并加以传扬,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就是,忠君之事,可以说刘备是为伟大的帝王,他慧眼识英雄,以诚意打动诸葛亮,于是就有了:“受命于败军之际,奔走于驱驰之间。”他诸葛亮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王朝,为了刘备的霸业,他兢兢业业事必亲躬。辅佐弱不禁风的阿斗,成就了三十年蜀汉中的兴旺,以至于54岁卒于五丈原,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二就是,聪明才智。诸葛亮可谓是千年不遇的一位奇才,他洞悉实事,未出山之前便已预见了三分天下之格局,联吴抗曹更是英雄大略。他虽无张飞之猛,关羽之忠,可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四把大火在历史上熊熊而立,七擒孟获更是脍炙人口,他灵活运用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空城计,三气周瑜,舌战群儒,骂死王朗,。。。。。。都成了后世之人顶礼膜拜的典例。
其三,就是治军严明。失街亭,就是他一生抹不去的的痛,但是他果断斩马谡,并上表后主加以自责,这与曹操挥剑割须许有一拼,他所率大军尽管连年征战,但却秋毫不犯,为减轻运输的困难,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为了不用活人祭祀,他还发明了馒头,他精炼武器,注意耕织,据说当时蜀锦是当时万人抢购的俏物。
但是他也有人不可逾越的错误,计杀李严,就造成了他内部的极大的不稳定,所以他一死魏然就反了,后继者姜维只能算是一良将,难成大任,已至于蜀灭晋兴。
掩卷而思,心潮起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白发渔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诸葛亮,感谢历史,让我们空白的内心有了蔚蓝的风。
《三国志》的读后感 篇四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我细数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宛如无数背阳的古松,在斜晖中坦露出历久弥坚的魂魄。我不禁震撼--英雄泪,英雄魂,九州弥漫;英雄言,英雄行,心中萦绕。
无尽的夜空掩去了夕阳的最后一抹残红,我掩上了书卷,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辉煌的大汉王朝,昌盛四百年后,气数将尽,神州大地又一次掀起了九州风雷,军阀割据,三足鼎立,一代英雄人物横空出世,一场浩浩荡荡的英雄雨再次洗礼了华夏民族。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血雨腥风中,一个瘦削而又伟岸的背影永远定格于天地之间,那一身浩然的正气穿越历史的红尘,发出熠熠光芒,将整个历史照亮。
他本是隐士,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然而,像他这样的智者,上苍是不会让他淹没于滚滚红尘中,如蜉蝣一般消失的。于是,他凭借超凡的智慧,演绎出三国历史中一段段传奇佳话。
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让勇冠三军的夏侯敦落荒而逃。他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智冠群英周瑜的阴谋破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屡战屡胜,让战功赫赫的司马懿闻风丧胆。
小时候读《三国》,总希望蜀国能赢,其实那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孔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谁赢?但最终他还是输了,输给了曹魏,然而他虽败犹荣,赢得了后世人的景仰。
儿时的我不明白,武侯诸葛亮,究竟因何天地长存呢?
直到有一天,我读《三国志·诸葛亮传》:“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我才恍然大悟:武侯之所以天地长存,是因为那心怀天下苍生的精神。
他事必躬亲,整日透支着自己年迈的身体:“及备殂没,
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为了天下苍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终于,在他的治理下,川蜀之地,“田畴辟,仓禀实,器械利,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这里成了真正的天府之国。
为了让天下百姓如蜀民一般安居乐业,他始终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为此他平定南蛮,六出祁山,以残年之躯指挥北伐。六次北伐,蜀军与敌国百姓无一冲突,这也只有心怀天下,治军有方的武侯统军可以做到。
所以他走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武侯的淡泊之志、忠义之举、凛然之气在天地间回响。
这正气,超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与九百年后另一位忠臣良将的英灵共鸣,演绎出了生命的绝唱。
靖康之难,大宋王朝岌岌可危,为了求得一时的安逸,他们一退再退,割土奉金,南迁都城,在苏杭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面对乐不思蜀的满朝文武,面对气焰嚣张的侵略者,面对惨遭蹂躏的黎民百姓,岳飞发出了震天的怒吼:“还我河山,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一雪国耻。”怀着精忠报国的理想,他与金虏拼杀了十余年,始终胸怀天下苍生,“十年北伐,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破三山,过潼关,渡黄河,取朱仙。”令金人闻风丧胆,不禁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十二道金牌,道道紧逼,虽自知无法再赴战场,无法再为苍生厮杀,但他仍发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铮铮誓言。
有人不解,岳飞为何没有像其他文武一样沉迷,我想那是因为他心怀天下苍生,他要让那支离破碎如风中柳絮般的山河重新一统,颠沛流离如雨中浮萍般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所以,他遇害后,“市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所以,他遇害后,金人慨叹“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惟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以,乾隆追忆岳飞“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换来的却是宋高宗赐下的冰冷毒酒,一代英雄在风波亭陨落。
岳武穆,临走前,您还在惦念着天下苍生吗?
有人说,他死前一定在恨,但我认为,他一定是不悔的。
人生不论长短,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燃烧。岳飞,一个响亮的名字,岳王庙,一座不朽的丰碑。你紧握着那把惊天地泣鬼神的长枪,怒目仰望苍天,让那跪着的人永远垂首,让那立着的人为之落泪……
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瞬间划过了历史浩瀚的星空,却以凛然的崇高气节赢得后世人的敬仰,长存于天地之间。。
我华夏民族充盈在九州大地的浩然正气,不正是这些心怀天下的英雄志士们星火相传的吗?
他们的人生是一种传奇,一种气概,一种风骨,一种精神。这不正是支起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英雄之魂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荣辱即是我们的荣辱,而我们正肩负着天下的责任!肉体终化为一抔土,而灵魂的光芒则可以穿越万世。所有外在的安逸、富贵都将转瞬即逝,唯有灵魂的高尚方为永恒。
一阵清风拂过,我收住遐思。
窗外深邃的夜空中星辰璀璨,一轮明月散发出如水般沉静地光芒,几株傲梅沐浴其中,甚为圣洁。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贡献者,其浩然之气,天地长存。
推荐作文:
- ·端午节安康问候语句子(精彩3篇)
- ·春节拜年作文【优秀10篇】
- ·国庆节日记200字左右【最新4篇】
- ·流浪地球观后有感(4篇)
- ·国庆节优秀作文(精选6篇)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优秀6篇
- ·三八妇女节日记【优秀5篇】
- ·开学第一课200字观后感(优秀4篇)
- ·《地心游记》读书笔记300字
- ·关于129运动演讲稿范文精彩9篇
- ·读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有感(优秀6篇)
-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00字【优秀6篇】
- ·哈利波特观后感600字精彩8篇
- ·初三周记(优秀4篇)
- ·金色的脚印读后感(优秀6篇)
- ·美丽的秋天作文400字
- ·劳动成就梦想演讲稿(最新6篇)
- ·中秋节的月饼日记5篇
- ·延期申请书【优秀4篇】
- ·最新中秋趣事作文优秀4篇
-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7篇
- ·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精彩6篇
- ·2023年兔年春节祝福语句子(精彩4篇)
- ·初中的校园作文8篇
- ·给客户简短中秋节祝福语优秀7篇
- ·写元旦的作文300字(精彩9篇)
- ·领导发言稿精彩4篇
- ·秋季学期开学国旗下演讲稿范文【优秀6篇】
- ·《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读后感550字
- ·有关元旦的日记400字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