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优秀3篇)

时间:2023-04-14 08:32:58 | 作文来源:小练笔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又是如何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 篇一

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www.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 篇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大家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吗?就让我来和大家说说吧!

在我国的古代,帝王们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和文人学士们仿效帝王,也在中秋时节看着天上的圆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后来这种习俗逐渐传到了民间,便形成了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的时候,这种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再到了明清时代,中秋节已成为了与春节一样重要的节日了。所以到了中秋节这天,人们就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了。

今年的中秋节,我是和爸爸、妈妈到外公、外婆家去吃的团圆饭,爸爸和外婆烧了一桌可口美味的饭菜,除了有蔬菜外还有清蒸鲈鱼、板栗烧鸡块和中秋节里不可缺少的大螃蟹,都是我爱吃的。晚饭后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观赏电视里的文艺节目,大家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我喜欢中秋节,你们喜欢吗?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 篇三

徐徐的晚风,承载着一股浓浓的相思,给我们送来一个暖融融的夜。“今夜月明人尽望”在老家,中秋节晚上,我们搬了几把凳子和一张桌子放到后院

明亮的月亮悬在空中。我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而且饼的味道各式各样:有豆沙馅儿的,有蛋黄馅儿的,也有五仁儿馅儿的……盘子里还有许多特色美食,月亮渐渐升到我们头顶,微风吹拂着我们的头顶,像妈妈用手轻柔地抚摸着我。我看着天上的月亮,想起了古时候的神话传说,什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等。想着想着,我仿佛也融入了其中!

“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我看着中秋节的月亮,吟诵起了唐朝诗人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听到我吟诵的诗句,爸爸突然停下要说的话,问我:“妞妞,你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我一听,这谁不知道?便自信满满地说:“赏月象征着祭月,寓意是祈福团圆,吉庆呀!”“确实!看来,平日在学校没白学!”爸爸夸赞道。月亮原本的金黄色渐渐变淡,月儿更美了,就像嵌着墨玛瑙的金盘,月儿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忽明忽暗,明暗清晰,我不禁慢慢哼起来“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

宁静的夜晚歌声更显得悠扬婉转,犹如一股清泉流入我心田。看着月亮,我又想到了一个新问题:赏月寓意除了团圆,就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妈妈给我讲解道:“还有寄托情怀,你看,在这碧空如洗,圆月如盘的晚上,人们都在尽情赏月,偶尔会情不自禁的想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亲朋好友,未免会有些悲伤之情,我不禁沉浸在对亲人的怀念中:外婆!你要是还在世该有多好啊!我们可以一起吃月饼,赏月了,我又回忆了以前和外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小时候我不识字,外婆给我念书听,至今,我还记得那本神话故事吴刚伐桂,那时的我坐在床上,外婆一遍又一遍的给我读书,教我认字。

还有爸爸妈妈忙时,外婆带着我下楼玩儿的场景坐在桌子旁,而盘子里的月饼也已所剩无几。大家都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在这个团圆之夜,我祝愿世上所有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