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4篇

时间:2022-07-12 13:38:09 | 作文来源:小练笔

初中生作文篇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的《送友人》给人一种怅惘,这也是一场告别。自古以来,离别之景不免让人唏嘘,但此别中可能也有深意!

沏一壶香茗,品茶,赏离别。却也吟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兼济天下之梦虽为他所愿,但总事与愿违,此梦未能实现。却也未曾想过,他会离别,告别这个昏暗无度的官场,去追寻心里的那一方乐土—世外桃源。他离开了那乌烟瘴气的“庙堂”,宁愿过着“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日子。门前五柳彰其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累,但也心宁。去赏漫山遍野的葱绿如何?去观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如何?他对功名利禄挥挥手,只求心神能安!这种毅然而然的果断难道不应该被赏?试问现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此,丝毫不眷念已到手的名利?谁说离别之景只会让人低落?他的行动是最好的诠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他的骨子里也许就是如此吧。愿做一位清闲人,愿与俗世告别!茗香阵阵,坐赏离别,赏这不同的告别!

立江边一石,观水,赏离别。却也吟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心怀天下,黎民百姓在他心中才是第一位。数次谏言,只求君王一顾,却也未能得偿所愿。他发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慨叹却也无可奈何。他看到了,看到人民如涸辙之鲋般,看到宫内主上的昏庸。可他深知,他作为臣子,所做的只能是进尽忠言。他无数次伫立江边,思索救国救民之策。他有游说列国之愿,他愿楚国长盛不衰。但一切只能想想,或者说只能一切只能想象。一天,如预料般亡国,投江,江边只剩股股艾香萦绕。这是告别,却也激起人们心中热血,这是爱国之别离!

居屋舍一隅,远眺,赏离别。却也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他与官场的告别,虽远离,虽被贬,却仍乐观向上。这就是他,“流传东坡之处有苏堤”的他。他的政治见解不同因而被贬。在他认为,贬谪只不过意味着换个地方“游山玩水”。虽然他逍遥自在,却也有造福百姓的苏堤流传至今。这虽是告别,却也意味深长!如此乐观让人惊叹,如此寄情山水让人赞叹!他流芳千古或许也因离别。他的一次次离别铸就了不同的事物,这是不同凡响的离别!何来人们所说的怅惘?窗外景色正好,细想这离别,却也向上阳光!寄情山水,自在如他!虽是离别,仍面朝太阳!

一曲悠扬的《送别》在耳畔回响。赏离别,品离别,感离别。别离自有独特在!为何不赏?

初中生作文篇2

数指算算,我和爸妈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老家看爷爷奶奶了。

爸爸总让我给老家打一个电话问候问候,而每次我都不屑一顾。爸爸就说:“你给爷爷奶奶打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很高兴的!”而我则常说“作业还没写完呢!”或者“等一会再说!”,而真正过了一会以后,也就忘了这茬了。

今年我初三,学习紧张,再加上爸妈的工作异常繁重,老家每年都要寄来的老爸最爱吃的香肠,今年却放了好久都没有吃。直到有一天,爸爸在回家的路上来电话对我说:“儿子,把家里的香肠蒸一截!”我打开袋子,但迎面扑来的不是以往的香味,而是杂着些许异常的味道。我取出一截,对着光端详一番,才发现已经变质。

这时,爸爸推门进了家,看见我手上的香肠,说:“咋还不蒸?”

“坏了。”我说。

“拿来我看看!”老爸接过我手中的香肠,转着看了看,眯起眼睛说:“还没有坏嘛!”说完,径直走向厨房,生火蒸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我又从袋子里取出一截来看:明显已经坏了嘛!颜色已经发乌了,气味也变了,仔细看,上面还生了些许小白点。“爸爸太固执了。”我想,然后把手里的那截扔了。

一会,爸爸喊着“蒸好喽!”,端着切成片的香肠,走到桌前。我先轻轻用手捏起一片,放在嘴里嚼了嚼,“呸呸!”又立刻吐了出来。“真是难以下咽!”我说。

爸爸拿着筷子过来了。他坐在桌前,端着一碗饭。他夹起一片香肠,顿了一下——他好像知道这已经变质。接着把香肠放进嘴里,使劲地嚼啊嚼,然后就着一口米饭硬生生地吞了下去。我一直看着爸爸。接下来是第二片,第三片……终于,爸爸好像吃不下去了,端着还剩着几口饭的碗,独自走进了厨房。

而我,依然坐在那里没有动。我一直没有说话,因为我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嘴,根本说不出话来。不,我在说话,我在和爸爸的心灵说话。爸爸好像告诉了我些什么……

我走向电话,拨通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奶奶家的号码,“喂,是奶奶吗?我是您孙子呀!……”听到奶奶兴奋过度的声音,我突然发现我很想念奶奶,想吃她亲手做的香肠,哪怕已经变了质……等我挂下电话,才忽然发现,爸爸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后的门框旁,盯着我看,眼里还闪着光,像个小孩子。

看着桌上那盘香肠,这就是无声的大爱啊;又看看日历上的“二十四孝图”,想到:“那我也该为爷爷奶奶们做些什么了吧!”

初中生作文篇3

告别了懵懂的年龄,或许我们还不懂得成熟的内涵;离开了温室的滋养,或许我们还没有坚实的羽毛抵御严寒和风霜,但人生需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更需要业精于勤荒于嬉的精神。祖狄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张芝临池学书,其皆苦心孤诣,壮心不已,勤学苦练,终有所成就。因此,便有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博大精深。

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阐释了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知实才,才能不断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亲睐,武装自己的头脑。因而,勤奋能成就人生。

勤奋,是成功的奠基石。人们在做事之前,往往总是强调困难的因素,而不愿动手,其实这不过是为自己的惰性找一个借口。大多数时候,不成功仅仅是因为努力的不够罢了。一位哲人曾说:“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另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远望,精鹜八级,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勤奋,叩开成功人生的敲门砖。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8岁即研习《说文解字》,熟读《三字经》、《二十四史》,13岁赴日留学,17岁回国,21岁又赴美。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并掌握了19种文字,人们尊之为“教授之教授”。一个人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和业绩,除了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更在于他的勤奋与好学。

勤出成果,勤出智慧,勤能补拙。勤奋的数学家陈景润,勤奋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勤奋的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勤奋的思想家孔子,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无不在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成功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

勤奋使得生命有形色,如奔涌的大河,挟卷一切入海,奔流不返,以劈山穿石的伟力咆哮,雄伟而决绝。勤使泉眼无声惜细流,让它总在默默无闻的流淌着自己的生命,如果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它也能腾涌不止,奔流不息,这很像人生。每个人都是一口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得靠一股内在的力量,得靠一种旷达的精神,它就是勤奋。勤奋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成功的保障。

勤奋是风里的一首诗,无声却让人心动,它的力量不嗅不知。勤奋是飘在生活里的一首诗,是写给成功的'情诗,它只想留下最美的结局,那是人生最成功的一幕。勤奋是风雨后彩虹桥上点缀的红星。它凝聚了汗水和心血,同时也是成功的昭示。勤奋,成就人生。

初中生作文篇4

校园里有这样三首曲子,第一首《自由颂》;第二首《青春之歌》;第三首《解放舞曲》;每一首歌都缠绕在脑海里,像九连环一样,解不开!

六月,一个阳光与阴霾并存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繁忙的气息;高考,一个鲜花与泪水同在的时期,目光中充盈的梦想与希翼。高考的号角远去了,可是,我们的心澎湃依然。

睁开惺松的眼睛,回眸记忆的闹钟,掀开氤氲的雾帘,一缕晨光熹微,追逐着,闯入眼帘,顿然心旷神怡,徒步走在校园的树荫下,鸟鸣铺满整个校园,记忆似一泓鲜亮的山溪从我心中哗哗流过,声音响彻心底。

回眸,在小学校园的生活是多么的令人怀念啊,每天都天真的幻想着自己长大会是怎样的辉煌,每天都和小伙伴们追逐在花坛和草地间,每天都想方设法地想出各种有意思的游戏娱乐,每天都变换成不同色彩的精灵,每天都会犯着不同颜色的错误,然后用各种理由和借口躲避着责评,用一串串后悔的泪水穿成的珍珠链,用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做成“动感影集”……把这些记忆收录进“个人空间”;转眼,时间飞逝,白驹过隙,小学生活结束了,在成长册上画上了圆满的一笔。

初中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惬意,每天潜伏在知识的天河里,分数、排名、竞争……让我感到的只是不能恢复的疲劳,走在初中校园的树荫下,闭眼冥思,也许,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该追求的?!

“叮铃铃_”那比蜜蜂还勤快的铃声响起了,上课了,我加快步伐,为了生存,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那些天真的冥思遐想只好封杀在脑海中,封杀在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