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观后感(精彩9篇)

时间:2023-02-21 08:04:00 | 作文来源:小练笔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练笔整理的9篇《鲁冰花观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鲁冰花观后感 篇一

教师节前,语文老师组织我们大家观看了电影《鲁冰花》,电影中主人公古阿明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

古阿明的家里非常贫穷,他从小失去了妈妈,和爸爸、姐姐生活在一起。他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踢球时会打碎教室的玻璃,但他又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想法的孩子。比如,他会把画好的太阳涂成蓝色,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涂成蓝色时,他说这样他的爸爸在田里干农活时就不会再中暑了。从这里,我看出古阿明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我也爱画画,我要向古阿明学习,大胆地展开想象力,把祖国美好的山河画得更漂亮。

电影中的美术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作文把学生当作好朋友,一起画画一起做游戏。长大后我也想当老师,一个会画画的好老师,一个正直的好老师,一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电影放完后,《鲁冰花》的歌声总在我耳边响起,以前唱起时觉得好听,现在唱起时又多了一份感动。从小妈妈对我管教就很严,当时觉得很厌恶,因为我渴望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能够拥有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拥有更多玩的时间,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要感谢妈妈了。

对比主人公的生活,今天的我们幸福多了,我想: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我长大后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回报社会,感恩父母!

鲁冰花观后感 篇二

“孩子的世界,除了吃和玩,就是想像”,影片中郭云天老师的话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它【WWW.HUZHIDAO.COM】让我想起了去年我和孩子的一次谈话:儿子开学后的第一篇日记《马拉湾一日游》写得非常好,可往后的日记却没有超越这一篇的,我问儿子原因,儿子说:“妈妈,因为第一篇是我亲身经历的,所以写起来非常轻松,而其他的,我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不知道怎么写才好。”儿子的话让我无言以对,因为生活中我除了能照顾好儿子的吃穿外,其他的我还能做什么?影片中古阿明和姐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怀抱,我好羡慕他们啊,同时又感到我们的孩子是多么可怜,他们眼中的大自然可能就是头顶的一方蓝天,人工栽种的一片草坪······可是连这些,他们也许也没有时间欣赏,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课本、作业、资料,还有课外辅导班,虽然风景还在,可我们的孩子有时间吗?我们的孩子太累了······

《鲁冰花》的结局是悲惨的,古阿明死了,留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可这更是一种讽刺!影片用古阿明的死来揭示教育体制的缺憾:所有有思想的东西注定没有生存的土壤!

“儿童本来有的是纯真,往往因为大人的教导限制了他们的天份”,“每个小孩都有各式各样的优点”,这两句也是影片中郭云天老师的话,虽然现在的教育也一直在提倡“赏识教育”,然而真正做到“赏识”的,恐怕是凤毛麟角!

有一次看电视,一位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生说:“我在国内的时候,学习一般,可我到了国外以后,我的学习非常优秀,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知识点非常简单,所以学起来既有乐趣,又异常轻松,更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课余生活就是玩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没有作业!曾经听过一次关于教育的讲座,那位教授说,我们的教育体制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我们的教育体制什么时候能来一个脱胎换骨的飞跃?看着孩子的书包一天比一天重,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却没有童年的快乐,作为家长,我除了心疼,就是无助······

鲁冰花观后感 篇三

今天,我怀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看了部影片,叫《鲁冰花》。

这部影片很感人,它讲述了这样个故事:在台北个叫茶水村的小村庄,住着许多种茶叶的茶户,小男主角古阿明就住在这个村子里,他和姐姐、爸爸相依为命,过着艰苦的生活。他很爱画画,第次画了幅《天狗吞月》,由于想象力丰富,就被老师夸奖,并逐步让老师喜欢他。后来,学校要选送名学生去参加国际美术比赛,但学校很不公平地选派乡长的儿子林志鸿去参加,让古阿明失去了参赛的机会。美术老师为此十分愤怒,得罪了校方,被开除了。老师临走前,古阿明送给他幅画叫《茶虫》,后来这幅画在国际比赛上得了第名。消息传来的时候,古阿明却已患病去世了。

在这部影片中贯穿着首好听的歌曲,叫《鲁冰花》。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哼唱起来: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我有时会被古阿明的古怪调皮而惹得哈哈大笑,但是看到最后却很伤心。

和古阿明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吃得好,穿得好,学习环境也很好。以后,我只有努力学习,才对得起爸爸妈妈和老师。

鲁冰花观后感 篇四

多漂亮啊!公园里的鲁冰花一片一片地开着。放眼望去,蓝色的花田与天镶嵌,显得那样浩荡。蓝色的花瓣围在半米来高的茎上,从上到下满满的一柱。微风拂过,它们在风中微轻的摇曳,多乖巧啊。看一眼,令人震撼又舒畅。

她开心地走在这花海中,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每种花都拍了,红的、白的、紫的、蓝的……

天色渐暗,她目送了最后一抹夕阳。灯亮了,星星点点的,很是好看。

不知何时,穿流的人群中闪出了一个娇小的身影,大概四五岁的样子,低声呻吟着,还不住地擦着眼泪。她被吸引过去了,静静地盯着她从自己身边走过。女孩那稚嫩的背影触动了她的心。

“叮叮!”她的儿子骑着自行车,载着她丈夫过来了,丈夫正准备笑着夸奖儿子,却被她打住了:“唉,那个小孩是不是走丢了,怎么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似乎有些着急地问道。“怎么可能。”丈夫不怎么在意。“她还在哭呢……”在她们的争吵下,儿子没有说话,也静静地盯着她。

她不想与她丈夫争辩了,直接向那个女孩跑去,儿子把车推到路边,一直望着她们,一句话也没说。

她跑到小女孩身边,蹲下来笑着问她:“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呢?”她睁开了半眯着的眼睛,有些惊讶,望望穿流的人群,又望望她。她又问:“你妈妈的电话是多少?”她想了想,慢慢带着啜泣告诉了她。电话通了,接的人很着急,她告诉了那人事情的经过,和她们的位置,然后把电话给了小女孩,女孩终于激动的叫:“妈妈!”

不久,小女孩的妈妈来了。见到她,眼睛湿润了,脸上写满欣喜和感激“谢谢!”她笑着说:“不谢,不谢,平安就好。”随后,母亲牵着女孩的手走了,边走还边嗔怪着女孩,她望着母女俩走到滑滑梯边,女孩朝妈妈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美丽。妈妈也笑了,示意她去和孩子们玩耍了。

月光下的花像熟睡的孩子,娇小玲珑,如果它孤独地开在路边,没人会在意它,可是它们聚焦起来,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那群打闹的孩子,和“她们”崇高的善良的心灵。

《鲁冰花》观后感 篇五

今天,我们小荷文学社组织观看了部感人的'电影:《鲁冰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个故事:在台北个叫茶水村的小村庄,住着许多种茶叶的茶户,小男主角古阿明就住在这个村子里,他很爱画画,美术老师很喜欢他。学校很不公平地选派乡长的儿子去参加国际美术比赛,让古阿明失去了参赛的机会。美术老师为此十分愤怒,得罪了校方,被开除了。老师临走前,古阿明送给他幅画,后来这画在国际比赛上得了第名。消息传来的时候,古阿明却已患肺病去世了。

这部电影太感人了,我们看得把鼻涕把泪的,心里的感动实在无法形容。现在我没事儿就会哼起《鲁冰花》的插曲:“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我感动于古阿明的天真和聪颖,愤怒于教育的不公,欣赏美术老师的思想和勇气,伤感于古阿明的早逝。我觉得组织这样的电影观摩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受到了教育。

这部电影拍得很好,希望你有时间细细地观看。

《鲁冰花》观后感范文字 篇六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一妈一妈一,夜夜想起一妈一妈一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啊——啊——”这首由古阿明和他姐姐一起唱的歌深深地在我的心里留下了脚印。即使是在看完这场电一影很久后,这两个孩子唱歌情景依然在我大脑里回荡……

在这场电一影里,古阿明是一个调皮可一爱一的孩子,在学校常常会因为捣蛋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但他有一个一爱一好,那就是画画。他喜欢自一由自在地画画,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心里的想法,而不拘于一格。记得在他放学时。他会高兴地用泥巴在水牛身上涂画。因此,他的画充满想象力,大胆新颖,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记载在纯白的画纸上。但在那传统的村庄里,这样的画是不被认同的。他们只会觉得那种规规矩矩的,死板的画才应该是灌输在教育中的。

所以,由此可以想象得出,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的孩子是缺乏天真一浪一漫、个一性一和想象力的,他们只会生活在大人们的浅规则里,以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把自己的儿童天一性一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电一影里出现了一位由镇上来的新的美术老师。他是一个思想进步,不拘于保守,能发觉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的人。对于古阿明的画,他不仅非常喜欢,而且积极创造机会让阿明锻炼,并施展才能。

但新的思想和旧的思想相碰在一起,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占据优势的。尽管旧思想的顽固和强大,这位老师依旧坚持不懈,带着古阿明的画画参加国际大赛。从而证明了村庄原来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但,英年早逝,可一爱一的古阿明没有等到老师的回来就先走了。 因此,将来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一味以孩子们的外表行为就断定他们的好坏。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好坏孩子之分的,如果有,那也是分这位老师是否拥有一颗一爱一心,一双慧眼,一个一温一暖的怀抱。同时,教孩子的我们,在孩子的生活里只是充当着协助,朋友的角色。而不是像村庄里那些老师那样,给他们下达命令,要他们按照要求去做,让他们变成一个自己不会思考的‘机器人’。我们应时时刻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问题,研究用什么方法才是最适合他们成长……

希望大家积极关心现代的教育,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电影《鲁冰花》观后感 篇七

今天下午,我们要去看电影。来到学校,我迫不急待地想,啥时出发呀?我都等的不耐烦了!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要出发了!我马不停蹄的赶往目的地——电影院。

到了电影院,我们陆续走进电影院的入口,找了个位置坐下。过了一会儿,电影院的灯都关了,荧幕上亮起来了,哇!原来题目是“鲁冰花”!开始了,台下鸦雀无声。首先我见到一位叫古阿明的小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摘茶叶。哦,原来他们家穷,在打工赚钱。他们做完了,到茶场主人那交货取钱了。取了钱,就在一路笑声中回家了。在路上,他们见到了一位大叔叔在画画,由于那位小弟弟古阿明也喜欢画画,所以也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后来那叔叔把画送给了他,他高兴极了!古阿明还要他签名,那叔叔开了个玩笑,在画上签了“傻瓜”两个字,弄得全场同学哄堂大笑!

后来,大叔叔成了他们的美术老师。他很欣赏古阿明富有想象力的画,想让他参加画画比赛。但一些人都为权为利要让乡长的儿子参加,结果古阿明落选了!

最后,古阿明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生病了,家里穷,付不起医药费,而且他的梦想——参加比赛也落空了,因此十分悲痛,给他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

他死后,老师把他的画——《茶虫》寄到美国参加国际儿童画画比赛,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天才儿童。每人都十分伤心,这么好的人怎么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啊!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古阿明这颗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天才就这样陨落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同学都在檫着泪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我真希望古阿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样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这些热心的老师同学一定都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治好病,帮他实现梦想!这影片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死板,要大胆的展开富有想象力的翅膀!

最新电影《鲁冰花》观后感 篇八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这首歌是电影《鲁冰花》的插曲,正是这首旋律优美的歌带我走进了《鲁冰花》的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他叫古阿明。从小他酷爱画画,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的画技突飞猛进,帮助他的是新来的美术老师郭老师。在选举同学们参加县美术比赛时,郭老师强烈推荐古阿明,但其他老师为了巴结乡长,一致推选乡长的儿子,古阿明落选,郭老师愤怒辞职。就在此时,古阿明的身体发生了变化,眼神越来越黯淡,脸色越来越差,一天晚上,悄悄离世。

郭老师把古阿明的画寄给了美国,不可思议的是,居然取得了“世界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这位天才儿童却再也看不到了。

鲁冰花观后感 篇九

回顾自己的成长史,妈妈总是在我最关键的时刻陪在我的身边,她总是愿意为了我而放下一切,说的没错,甚至是尊严!以前我总想着,长大必须要报答自己的母亲,但是,如何才能报答呢?母亲们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劳苦一辈子,这期间受过的一切,或许我们连万分之一也忍受不了!我们还如何报答她们啊?!白痴,傻瓜!母亲们何时要求我们的回报了?难道你能报答得了她的生育之恩?你能报答得了她这辈子为你付出的一切?只有我们过得好,才是报答她们唯一的途径啊!

骨肉相连,骨肉相连,我们和母亲是骨肉相连!你的苦就是她的苦,你的痛就是她的痛,要想母亲过得好,首先你要过得好!但是,有些时候,你的快乐,并不必须是母亲的快乐,反而,会是她们的愁苦。看看你此刻的所作所为,有多少是瞒着她做的?又有多少事情,是你不敢告诉她的?如果她明白了这一切,后果如何?想过吗?思考过吗?扪心自问过吗?无论你此刻有多高的学历,多高的薪水,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官职,你为得到这些而做过的一切,你敢一件一件详细的告诉你的母亲吗?

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母亲们抱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看啊看啊,她们多想一辈子都陪在我们的身边。她们甚至为我们规划好了完美的将来。但是,看看我们此刻,还是当初她们眼中,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儿了吗?

也许还是,但更多的,已经不再是了……

鲁冰花,鲁冰花,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上内容就是小练笔为您提供的9篇《鲁冰花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