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最新4篇
韦应物的故事 篇一
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迷恋杨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沉溺於声色,纵情欢乐。在驪山脚下的华清池,他们洗温泉,开盛宴,奏春乐。每逢御驾出游之日,在长安通往驪山的大道上,围观者总是水泄不通。皇家的大队人马,声势浩荡,绵延数里。其中有一支仪仗队,格外引人注目。这支卫队就是由亲卫、勛卫、翊卫三府人员组成。成员都是十五、六岁的翩翩少年,齐齐地一样高,身材英俊,仪态风流。由於身份职业不同凡响,个个骄气十足,不可一世。人们称这些少年为“三卫郎”。在华清池,他们主要担当警戒、保卫的重任。其中的一员,就是后来“一诗感江神”的韦应物!
韦应物,於纪元737年,正是开元盛世二十五年,生於长安一个破落的官宦人家。他因为长得风采出眾,得以选进皇家仪仗队。虽然年纪不算太小,但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大文盲。正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知贪玩酗酒,骑射快活。
“三卫郎”都是出自官宦人家,经过严格“政审”选拔出来的。韦应物在后来《逢杨开府》一诗中,追忆那段生活,真是恃宠无忌,到处横行,无法无天。诗人说:“我少年时候做过皇帝的侍卫队员,本来我是个无赖,不学无术,凭着皇帝对我家老子的宠信和恩泽,才得以选上。在所住的街道里,我是个横行无忌的儿郎,家裡经常藏匿着一伙亡命之徒。早晨,到赌场上去消磨时光;晚上,又去抢劫东边邻家的美女。衙门裡的差役不敢来逮捕我,因为我站在皇宫裡的白玉石台阶上。”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往西蜀。韦应物从此脱离三卫府,改弦易辙,开始发奋读书。二十七岁左右,进入仕途,先后在洛阳、高陵、户县、櫟阳等地任职;在长安做过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还出任过滁州(今安徽省滁州)、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和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刺史。后世因此时而称他韦左司、韦江州,时而称他韦苏州。
在三十餘年的仕途上,他关心民眾疾苦、国家危难,力所能及地为民眾施德政,同时勤奋刻苦地进行诗歌创作,终於在政声和诗名两方面,声名大振。
接触过少年时代的韦应物的人,怎麼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泼皮无赖、紈絝子弟,竟然出落成一位努力实践仁爱德政的地方清官,一位以“高雅闲淡”闻名於世的著名诗人。
在后人眼里,韦应物是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同样一流的诗人。他的山水绝佳之作,首推《滁州西涧》。这首诗写於纪元781年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他出任滁州刺史为官期间。
正是这首诗,后来竟然感动了江神。
到了宋代,有位老翁王荣,要过观江,不料连连大风,颳了七天七夜。王荣没法过江。江边的父老乡亲就说:“员外!您宝囊中一定有甚麼稀世珍宝。这条江的江神极显灵。您应当把宝物献给江神。”
王荣觉得自己实在没有甚麼宝物。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条黄麈尾,就拿出来献给了江神。可是,江风还是不停地吹。现在只剩下一方端砚,能值一点钱,王荣又把端砚献给江神。江风反而颳得更厉害了。王荣又把玄色虎帐献给江神。统统都不灵验!
王荣晚上躺在床上,左思右想,无法过江。忽然想起一件事,他在心裡说:“现在只有黄庭坚草书的一把扇子,上面写着韦应物的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那一首”。想到这裡,王荣立刻从包袱里拿出这把扇子仔细端详,恍惚之际,左看右看,不认识(王荣老人,文化不高,字又写的是草写,所以不认识),说:“我都不认得这玩艺儿,难道江神喜爱它吗?”於是,便把写有韦应物诗句的这把扇子,拿到江边,献给了江神,江风突然停止了。
只见香火不动,天水相照,就像两面镜子一样平静,交相辉映。只有南边吹拂来一阵徐徐顺风。王荣大喜,立即开船,不一会儿就过了江。
滁州西涧 篇二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翻译: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滁州西涧》阅读答案 篇三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滁州”指安徽省滁县,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环滁皆山也”,这里的“滁”即滁州。
B.“独怜”句中的“怜”是可惜、可怜的意思,“涧边”就是河边、水边的意思。
C.“上有”句中的“深”,有树木茂盛、枝叶繁茂之意,写出了画意般的深邃。
D.“野渡”句中的“野渡”说的是野外的渡口。渡口在古代又称“津”,成语“无人问津”之“津”即是此意。
2.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参考答案:
1.B 2.D 1.B(怜,可爱) 2.D(无拟人手法。)
《滁州西涧》 篇四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家一定都知道宋徽宗,(www.xiaolianbi.com)这个皇帝在政治上饱受批评,却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可圈可点,他在位期间常常主持宫廷画苑考试,特别喜欢用前人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其中有一道题目,用的是宋代诗人寇准《春日登楼晚归》中的两句诗:“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两句诗特别有画面感,而且有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成为一道非常经典的试题,传为美谈。不过,这两句诗并非寇准独创,而是源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绝句——《滁州西涧》。如果没有《滁州西涧》珠玉在前,也许未必能有寇准的这两句诗,也未必会有绘画史上的这段美谈。我们今天要来赏读的就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历任洛阳丞、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官职。世称“韦江州”或“韦苏州”,有《韦苏州集》传世。
上面内容就是小练笔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滁州西涧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推荐作文:
- ·留在心里的印象作文(精彩3篇)
- ·我长大了四年级小作文6篇
-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赏析【5篇】
- ·我的暑假计划作文【精彩5篇】
- ·四年级游记作文400字(优秀5篇)
- ·家访心得体会优秀4篇
- ·女娲补天作文【精选7篇】
- ·小学三年级作文【优秀6篇】
- ·难忘的一件事三年级作文【9篇】
- ·描写西双版纳景色作文(优秀8篇)
- ·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一件事作文优秀4篇
- ·寒假趣事-五年级作文【精彩2篇】
- ·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优秀6篇】
-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优秀5篇】
- ·让真情自然流露六年级700字作文(优秀3篇)
- ·以陪伴为话题的高一作文_陪伴800字记叙文精彩3篇
- ·关于湛江美食说明文优秀3篇
- ·围绕中心意思写六年级作文600字(优秀6篇)
- ·说明文的作文300字
- ·个人实习心得(最新10篇)
- ·观察日记作文400字(10篇)
- ·我懂得了宽容精选作文5篇(400字(7篇)
- ·最新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一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优秀9篇)
- ·实验心得体会精选7篇
- ·洗衣的作文300字
- ·以春节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
- ·学习给我带来的快乐作文(优秀5篇)
- ·保护环境倡议书400字(最新3篇)
- ·整改通知单回执优秀3篇
- ·五一放假通知书优秀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