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最新7篇
在历年的语文课文练习题中,有些语文练习题值得我们去练习。小练笔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初三语文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一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15、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6、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 ②公问其故( )
③望其旗靡( ) ④公输盘诎( )
(2)请选出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____
②例句:以牒为械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8、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5.(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6.(1)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诎”同“屈”,理屈
(2)①B ②B
17.(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怕的是有埋伏。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18.示例:从《公输》一文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做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侵略的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曹刿论战》一文的结局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同时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了有利的反攻战机。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社会现实。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属”,二者均为“类”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旧的”。)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
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
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
B(A中“C”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中“则”,二者均为“就”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刿”,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D(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写)
16、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
初三语文曹刿论战练习题答案 篇三
一、基础知识。
1、guì;jiàn;fú;biàn;bó;fú;zhé;shì;jié;mǐ。
2、(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一鼓作气
3、选A,A属的意思是类,类别。B属的意思是类似。C属的意思是主管。D属的意思是嘱咐。
4、D 5、A
6、(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二、文言文阅读。
(一)
1、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作战前的政治准备
5、C
6、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见解深刻、有军事头脑的人。
7、D
(二)1、D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4、(1)彼竭我盈(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急躁冒进
(三)1、语言 议论 2、A
3、A.何以战翻译应是“以何战”B. 与现代汉语习惯一样。C.可以一战翻译顺序应为“可以凭借一战”D. 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顺序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古仁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四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语。
(1)小惠未徧( )(2)公将鼓之( )
(3)再而衰(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9、(1)同”,遍及(2)击鼓
(3)第二次
20、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21、A
22、
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五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牺牲: (2)衡:
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 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
4、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5、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1)(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5、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六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①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②。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③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④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⑥其脑,果腹而去。
注:①尝:曾经②而势稍不及,及:到,到达。③若将,若:好像。④待:防备。⑤飙:像疾风一样。这里指迅速。⑥盬(gǔ):吸饮。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 (2)再而衰:
(3)如是者三四次: (4)果腹而去: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19.甲文中鲁国军队抓住有利时机克敌制胜是在 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 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 (2分)
20.甲文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什么启发?(3分)
21.甲乙两文说明的一个共同道理是(2分)
参考答案:
17、(1)击鼓(2)第二次(3)像这样(4)离开
18、(1)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蜘蛛乘蛇不防备,迅速悬丝垂下,盘踞在蛇的头上。
19、辙乱旗靡 以首俯地
20、示例一: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示例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21、弱者如果能抓住时机。也可以战胜强者。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七
读下面【甲】【己】两个语殷,完成11-14题.(10丹)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哉。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③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④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注释】①烽燧:报警的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②斥堠(hou):原指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瞭望。③犒(kao):犒赏。④殆:通怠,懈怠。
1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I)望其旗靡(
)
(2)用人不尽其所欲(
)
1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诃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1
A.公与之乘
凡战之道
B.故虽并天下
公问其故
C.既克
既胜养其心
D.登轼而望之
而士不厌兵
1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译文:
14.【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2分)
答:
参考答案:
11、 (1)倒下(1分)
(2)想要(1分)
12.C(2分)
13.(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面鼓士气就枯竭了(2分)。
(2)这就是黄帝打了七十场仗而士兵仍不懈患的原因(2分)。
14.既战养其气(2分)
以上就是小练笔为大家带来的7篇《初三语文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小练笔。
推荐作文:
- ·学会生存作文400字【优秀9篇】
- ·关于烦恼的作文 关于烦恼的作文优秀作文(优秀3篇)
- ·自信作文高三800字【优秀8篇】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500字优秀8篇
- ·我的语文老师三年级作文300字优秀8篇
- ·学会生存六年级作文优秀6篇
- ·我的学校700字作文【优秀4篇】
- ·小学作文题目大全_2022小升初作文【优秀3篇】
- ·重温入团誓词心得体会感悟(最新3篇)
- ·情人节作文(精选7篇)
-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见闻作文优秀9篇
- ·处分通告【最新8篇】
- ·青蛙的作文600字
- ·《逃离马戏团的熊》的读后感优秀9篇
- ·优秀初二作文(优秀7篇)
-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精选9篇】
- ·职场辞职信【通用5篇】
- ·青春点亮未来主题作文【优秀5篇】
- ·说说我自己作文(优秀3篇)
- ·小学周记
- ·一封信优秀作文400字(精选6篇)
- ·日落作文300字(优秀6篇)
- ·宿新市徐公店作文精彩3篇
- ·周记高中
-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七年级作文800字优秀5篇
- ·父爱的作文500字
- ·公鸡和母鸡一年级作文优秀4篇
- ·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最新4篇】
- ·家乡美景的三年级作文(优秀9篇)
- ·高效课堂标语经典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