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美食作文

时间:2021-12-27 13:03:36 | 作文来源:小练笔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它是中小学语文课必考的一部分,想要在作文上拿高分,就必须得一点一滴的积累,多写多看多练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美食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故乡的美食作文 篇1

  故乡的美食

  我出生在江西,这个富有"辣椒乡俗称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江西是多山地区,所以在这儿有不少的山珍,也有五大淡水湖之一,所以也有"湖味",辣椒吗,那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已经融入了江西人的生活中了。

  春天,又是采"宝"的季节了,这个宝,就是鄱阳湖里的草,是南昌最独特味道。藜蒿炒醋肉,是十大赣莱之一,南昌人最爱吃,为什么吃藜蒿还有一个传说:有一个人,一天在鄱阳湖孤岛上不幸遇到台风,身上的干粮都没了,只剩下了些许腊肉,在湖上看见了伸出来的草,于是摘下和腊肉一起煸炒,不料到还很美味。于是他回去后,就将这个菜教给了当地村民。从此以后,便有了用藜蒿做莱的传统。

  再来看一看,一个平凡的莱,却成为了江西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江西人总是说:"早上要吃一碗辣豆花,一天的工作才有精神。"呵呵,辣豆花用的是江西祖传工艺做得软豆花儿,加上一点玉米油、胡椒和葱花,再配上江西人必不可少的辣椒末儿,和着米饭一起吃,油辣,松软和麻酥的感觉,让人顿时来了精神。

  家乡的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你呢?

  故乡的美食作文 篇2

  我的是位于中国西北的新疆,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还有很多的美食。有香喷喷的烤包子,早晨起来吃一个,一口咬下去,里面羊肉的热气和香味立马散开来,一直暖到了胃里,香到了心里;再喝上一碗新疆特色的奶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微微发咸但又不腻,热腾腾的奶茶融化了的寒冷。

  故乡的美食作文 篇3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宁波,宁波靠近东海,所以海产丰富。在众多的海鲜中,我最喜欢的海鲜冷菜是红膏呛蟹。而这道菜,也是宁波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之一。

  传闻红膏呛蟹原来是一道船菜。伴随着呼呼西北风,母梭子蟹开始凝膏,到了农历12月,红膏几乎占据了整个蟹壳。有一年,渔民们把捕捞上来的螃蟹,按惯例都倒在船仓里,一次意外的风浪,海水倒灌进船仓。等大家忙乎完,蟹已经被海水浸泡数小时,渔民们意外发现,被海水洗礼后的红膏蟹,味道非常鲜美,原汁原味。

  经过多年的传承,做这道菜也越来越讲究。我家继承舟山阿太的做法,把活的梭子蟹放入冰箱速冻后,放入二斤水一斤盐配比的卤水中,然后滴上点烧酒,浸泡时间则要根据个人的口味。我家一般10小时后取出,然后放入冰箱速冻。阿太说过,腌咸蟹,时间太短,入味不进,蟹味太淡。泡太久,又会太咸,不鲜美。经过多次腌制后,我们发现这种方法最符合我们家的口味。

  农历过年,宁波人的年夜饭中,总是少不了这道菜。将腌制好的红膏蟹,横刀切开,一股咸香味扑鼻而来,果冻状的蟹肉和蟹黄油亮而又光泽。那红的发亮,晶莹剔透的红膏,仿佛是一块红宝石,镶嵌在切开的蟹块中,格外诱人。妈妈见我馋嘴,连忙将一块大红膏蟹塞入我口中,我一阵连啄带咬,满嘴都是咸蟹鲜香味道,吸入口中的蟹黄入口即化,十分鲜美。那种独特的鲜味,让人回味无穷,久久回荡在口中,令人欲罢不能。

  红膏咸蟹,既是美味,也是我的回忆。每当品尝到这道美味,就会让我想起过年的味道,想起舟山阿太

  故乡的美食作文 篇4

  我的故乡在宁波。宁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名胜古迹,有许多文人墨客,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数不胜数的美味小吃。

  说到小吃,许多我都爱。如汤圆、年糕、馄饨等。但其中我最钟爱的还是汤圆。汤圆寓意团圆,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碗,以求阖家团聚。汤圆的做法也十分简单,取一些面粉团子,在中间包入一些馅料,芝麻馅、猪油馅都可,然后揉成一个个圆圆的团子,放在盘子里。此时的汤圆如同一个个胖胖的小娃娃,挺着大肚子,雪白雪白的外衣格外耀眼,可爱极了。

  汤圆们下锅了,它们在水中嬉戏,快活地上下翻滚着,享受沐浴的快乐。出锅后的汤圆放在碗里,你推我挤,本来圆滚滚的身子都挤变形了。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像是没了骨架,完全躺在了勺子上,软塌塌的,又散发着腾腾的热气,真让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那浓浓的芝麻香味便在舌尖弥漫开来,那滑溜溜的糯米团在嘴里打转。面团软软的,糯糯的,很有嚼劲。此时勺子上的汤圆,也格外好看,白中衬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这么惹人爱的汤圆,端上餐桌后三下五除二就会被抢个精光,真是人间美味。

  宁波的美食不计其数,你来宁波,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故乡的美食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宁波,那里有许多美食:锅烧河鳗,酒酿圆子,宁式鳝丝,汤圆等等,数不胜数。虽然宁波有这么多美食,但我却对酒酿圆子情有独钟,几乎每个月必吃一次。

  刚刚做好的圆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小面粉团子。它们身穿雪白的礼服,静静地躺在盘子里,像一位位小绅士。入锅了,它看见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们男二号酒酿,女主角桂花,以及配角枸杞和冰糖等。文火慢煮,那些小演员们欢快地在锅中跳着舞。打个滚,翻个面,再换种舞蹈,这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

  现在,到了出锅的时候了,它们被一一捞起,盛于碗中。它们被糖水滋润着,入碗的一瞬间极其美丽,如果慢动作播放,你会看到,他们溅起的一圈水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形状。

  把酒酿圆子凉一凉,再次端上来时,你便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美味了!还未入口,一股带着凉意的甜丝丝的气味便率先涌入了你的鼻子。如果你放了桂花,便还可以闻到秋天才会有的浓郁的花香。初入口时,清凉的酒酿夹杂着少许桂花,还有那甜丝丝的味道,沁人心脾。再舀一勺圆子,它富有弹性的表皮碰上你的牙齿之时,你会觉得,这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是一种让人身心舒展开的美妙滋味。

  让美味在你的舌尖融化吧!

  故乡的美食作文 篇6

  老家的胡辣汤水煎

  常年客居他乡,现在定居海口,真真的和故乡河南临颍相隔天涯了,每到寒假、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地奔故乡而去。

  故乡之所以如此令我魂牵梦绕,如此让我无法割舍,自然是因为那里有亲人朋友最温暖的怀抱,而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还有一个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荒唐的原因:我想就着水煎包喝胡辣汤了,我想喝老家有卤的豆腐脑了,我想吃比武汉热干面好吃得多的临颍的热干面了。

  河南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胡辣汤,最有名的是逍遥镇胡辣汤,没有去过逍遥镇,自然无以评说。我喝过几个地方的胡辣汤,郑州的,商丘的而我认为最好喝的就是咱临颍县的胡辣汤。

  在临颍的大街小巷,不必刻意寻觅,只要是有胡辣汤的店,您尽管找一个小凳子一坐,“老板,盛碗胡辣汤,再来一盘水煎包”。您就等着吧,不一会儿,一碗飘着几缕热气的胡辣汤就端上来了,旁边搁上一盘色泽金黄,又香又软的水煎包。这胡辣汤盛到碗里的时候,老板娴熟地滴上了几滴香油,您需要用勺子轻轻搅一搅,也顺便散散热气,省得您喝的时候烫了嘴。这么一搅,您会看到汤里面飘上来零星几小片木耳,您还会看到有三四根金针菜,咦,不是说“牛肉胡辣汤”么?没看见牛肉啊,您仔细找找,肯定能找到。勺子再搅上一搅,看到了,看到了,好金贵的几片牛肉啊,薄薄的,差不多薄如蝉翼了,小小的,差点就没有瞧见。这就是让异乡游子想起来就口水直流的胡辣汤?这不是徒有其名么?这老板是不是太抠门了?您别着急啊,我们临颍胡辣汤的精髓不在于“内容之丰富”,全凭那汤的味道啊,木耳、金针菜、牛肉片太多了,反而喧宾夺主,让老家胡辣汤失去了那份独特的韵味啊。您难道没有闻到味道么?闻到了,挺香,您轻轻用勺子舀上一勺啊,放进嘴里,感受一下。我想,此时此刻,您一定不会再对我们老家的胡辣汤有所质疑了,就是这个味儿啊,似乎描述不出来,我真的是无以言表,所谓“大美无言”,“此处无声胜有声”吧,世间的五香八大料甚至更多完美融合造就的美味吧,它们已经难分彼此喝着这样的胡辣汤,时不时地再咬一口水煎包,真是一种享受啊。

  再说豆腐脑,豆腐脑很少有专门的小店,全都是在安静的路边或者县城某个小广场的边上,小小的摊位,几个小凳子,几张小桌子,这样的豆腐脑摊位旁边往往还有卖火烧的,我们那里的火烧也是“非比寻常”的,用家乡的麦子做的面饼,制作的时候揉进少量的油和盐,小小的圆圆的,平底锅上烤差不多了,再放进泥炉子里面,拿出来,金黄黄,香喷喷,麦子的香味儿啊,真是闻一下就醉了。豆腐脑到处有,可是那个“卤”恐怕只有临颍才有。怎么熬制出来的呢,怎么老远就能让人闻到一种特别的浓浓的香味呢?里面有面筋,筋道的粉皮,有花生盛给客人吃的时候,老板会淋上一些芝麻酱。我最爱吃豆腐脑里面的面筋。我突然想起来今年春节,和两个老同学(董方和宋俊立)在县城一个街口吃豆腐脑,那个大叔端来豆腐脑,我一看,有点失望,就孩子气地说:“叔叔,咋一点面筋都没有啊。”大叔特别淳朴,立刻说:“闺女,刚好没有盛住面筋,等一下,我给你找找。”其实没有面筋,吃起来也是美味的,吃到半碗的时候,叔叔用勺子舀了一大块面筋给我送来了。我的父老乡亲啊,我挚爱的父老乡亲。我还记得几年前,赶火车匆匆忙忙,看时间还充裕,我就想着再喝一碗豆腐脑吧,回家一趟不容易,那是清明前后吧,豆腐脑上面,大姐给我舀了一勺香椿沫沫,真香啊!

  最后,我想对临颍的热干面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大家一提起热干面,就说武汉的热干面如何如何,我去年端午节吃了,太干太硬,实在不能恭维。我们临颍的热干面是软软的,又不乏质感,而且聪慧的临颍人在煮好了面之后,会加入一些开水里汤过的豆芽一撮或者菠菜几根,然后再加各种佐料,淋上芝麻酱,我每次吃的时候简直等不及搅匀乎就狼吞虎咽起来。我回老家常常在车站旁边胖德红超市旁边小店里吃热干面,哪怕不饿,也要吃上一碗再说回家的事。

  鲁迅先生在《社戏》里说:“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我想说的是,在异乡的土地上,我从没有吃到过像家乡的胡辣汤、水煎包、豆腐脑和热干面这样的美味,即使是看起来一样的,却绝无家乡的风味儿,不及家乡味儿的百分之一。这也是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