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作文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素质在不断的提高,科技越来越发达,大家的见识越来越广,作文的话题及素材也越来越多,但对同学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的年作文示例,欢迎大家阅读交流,共同提升!
故乡的年作文 篇1
圣诞树上披着的银装褪去了,换上了一套带有中国韵味的红衣裳,一看便知,年来了。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大家便为了年的到来筹划计划起来,各家各户都忙着去采购年货、大扫除、买对联。一进商场,只见各种灯笼、对联浮现眼前,商品也都在进行打折促销,琳琅满目的,令人应接不暇。
到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中最忙碌的一天。父母早早的起床,去市场买新鲜的海鲜,一回到家中,就忙碌了起来。父母忙把各种菜都准备好,以前的我十分期待着过年,但随着城市年味的越来越淡,不知怎的,现在我倒没有了那份期待了。近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丝丝美食的香气也随风阵阵飘来,香味真是诱人心脾,然而这香味中有着浓浓的团圆气息。吃完了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沉浸在无尽的喜悦、笑声中。
到了大年初一、初二,马路上是来来往往的车辆,透过车窗,隐约看到一家家人欢乐的笑脸。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却也其乐无穷。
在大年初四的时候,大街可不如初一初二,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街上显得很冷清,一眼望去,邻街店面的对联以及少数开着的餐厅,像是这座城市过年中的点缀,为这有些静寂的场景增添一份微不足道的喜气。
听长辈们说,他们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以前的经济条件不如现在,没有现在那么多东西,每到新年就特别开心自己有一件新衣裳,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到平日里享不到的食物。最重要的是,到了除夕夜晚,要“守岁”,每到这个时候就精神特别好地和兄弟姐妹一起做游戏聊天到凌晨,则大人们要烧纸钱给已故的祖先们,到十二点一过,鞭炮声便陆续响起,总是当窗外的烟火爆竹声逐渐零星,灯火,渐次暗淡、熄灭,他们才安静下来睡觉。
而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几乎都和过年一样,唯一的差别也就是与亲人团聚的那一份快乐吧!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回家过年,有些外出的游子是否有考虑家中亲人的思念呢?
不知不觉,花开花落又一年,最初的那份期待还可以回来吗?愿这灿烂的烟火可以映亮今夜的梦,梦中无数彩蝶飞舞团聚于绚丽的空中……
?
需要注意的是文题为“故乡的年”,所以要写出自己的家乡过年时与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自己眼中故乡的年又是怎样的特别,让读者自己感受感情的流露,那么文章才会留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整篇文章也能够更符合文题,吸引读者
点评老师:张莹莹老师
故乡的年作文 篇2
大红色的爆竹屑在北风中飘起来,带着尚未散去的白烟挂上萧条冷硬的树枝,于是枯瘦的树木也带上一丝丝红火暖意,它被烫得抖了几抖,又安心立在霜里。空气中已弥漫了刺鼻的硝烟气味。如此一成不变的景象,今年我却是看不到了,只能呼吸着冰冷空气,闭着眼在脑海中缓缓勾勒出来。家里并不禁烟花爆竹,且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谁的心里也都存着庆祝的念想,暖暖在外漂泊的人。大白天的异常喧闹,夜晚又寂寞起来。灯,在多晚的夜里都亮着,有爱闹的孩子到门外唯一的小店买了烟花在阳台玩耍,只发出轻轻的响声,像点点星光从手中飞溅出来,很好看,火光映出孩子笑着的脸。但不吵。等烟花都放完,面目都隐没于黑暗,又是一片宁静。
年三十,很早,道上就没有人影。一是这里,儿时居住的地方,本就相当于一个小村,或者比村都小,大门有弯弯的道通向县里,这一片地方,都是祖辈上就互相认识了的。二是年夜饭早上了桌,家里全家族的人,忙了一上午,想也知道有多丰盛。
偶尔有人出来,是闲逛的老人悠悠又逛回家里,或是小孩从楼道里,急乎乎地跑出来,为大人买条烟,买瓶酒,又脸蛋红红地窜回去。都怕冷,哪也比不上家里。
家中是与外边不同的光景,圆桌旁围满了人,光是称呼就要想上好半天,有把舅舅叫哥的,有把小姑叫妹妹的。凳子不够了,小孩端着饭碗站在旁边,我们家是不宠孩子的,每一个都被不知狠狠打过多少次,是晓得个中道理的。比如,烧出来的菜第一筷子必定是家中最上边的一辈的,大人敬酒时小孩不站旁边等等。但小孩不忌酒,抱在手里的,也被大人用筷子蘸一蘸酒放在嘴里。
江西口味重,满桌的红,灯笼椒,朝天椒,便是最老的老人,也敢拈一只反在嘴里,吃辣椒,种辣椒一辈子了,老了戒不掉。不是没有口味清淡的菜,蛋卷。把蛋打匀了放在锅里,控制着锅让蛋液画出实心的,金光色的圆,薄薄的,蛋香四溢。把肉抹匀在蛋饼上,卷成卷,一条一条地放进盘子里。大人说这看起来简单的一道菜有讲究,要放的淀粉,黄酒,荸荠,肉的多少,全凭手感经验。
老人有专门腌制的“霉豆腐”,也是红的一块块,平日里下清粥,过年嘴馋的也拿一两块放到碗里,多了就不可,说是过年了,不吃那么“贱”的东西。但吃得最多的我知道,晚上是要不停找水喝的——太咸!
异地的城市中,已很少看见如此爆竹屑漫天的景象,只是偶尔听见一两声鞭炮声,就不由得想起故乡的年。
故乡的年作文 篇3
年味是什么?那是小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灯笼一家连一家串联起来的热闹红火,那是鞭炮炸响时孩子们银铃般欢快的笑声,那是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年夜饭桌前的其乐融融
今天阳光很好,风和日丽,是入冬以来最温暖的一天了吧。我打开窗子,微风扑面而来,拂过脸颊,深呼吸一口,那沁人心脾的气息瞬间袭上心头。好似年的味道,心中瞬间思念起了故乡。年的味道,在家中并不浓,要说真正的年味,那还是故乡的地道。
老家在邵阳,每年的腊月,只要是我放了假,我们都会回到老家一同与爷爷奶奶过新年。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晚上与奶奶一个被窝,乡下的冬天冷的刺骨,奶奶给我灌满水的热水袋,不停的给我搓搓手。这也是每天晚上必备的一个“大事”。
每当腊月二十六,爷爷都会带着我赶年集。听要赶年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了爷爷身边,年集可以说是故乡最大的集市。集市货物应有尽有,很多远处的乡镇的人们也都来赶集,备至年货。
家乡还有一个习俗,每到年末,便是杀年猪的时间。通常这时候我都躲在屋里。仅仅听着猪声嘶力竭的嚎叫,我便吓得不敢出门。众人熙熙攘攘声、大猪嚎叫声,直到现在都萦绕在我的脑海。
除夕,不知不觉就到了,家中的十几口人凑在了一块儿,老老少少都合不拢嘴。妈妈他们在包饺子,妈妈和面,爸爸在剁肉泥,奶奶包馅儿,每个人的脸上都沾满了面粉,其乐融融。
晚饭过后,开始了他们的牌局,喜欢玩烟花的孩子早早地在外面开始了他们的玩乐,我们的大年初一也在这浓浓的年味中度过了。
其实年味,就是一顿早餐,一场年集,一家人的团聚。年味,大概就是我那回不去的童年。
故乡的年作文 篇4
一年之中,我最喜爱的时节,便是家乡的年味儿,在故乡中,过年的那几天总是一片热闹。在熟悉的街道旁,摆着各式各样的摊子:有卖小吃的;卖对联的;卖灯笼的五花八门的,让人应接不暇,看得我眼花缭乱的。街道旁的门店各个都挂上了红灿灿的门联,安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笼面上有画麦穗的,寓意为岁岁平安;还有画鱼儿的,寓意为年年有余。
故乡的冬,残酷的,无情的,寒风呼呼的吹着,冻的人直哆嗦,可在寒冷的天气里,屋子里便成了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一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团圆饭,脸上挂着笑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起举杯共饮!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里的节目,大家一起在谈论这这一年来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谈论着新的一年的打算。
过了除夕,乡里便会办庙会。在一天早晨,楼下熙熙攘攘的传出一片喧闹声,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瞪瞪的走到阳台上观望,呀!原来是庙会开始了。我急忙的跑下去,可楼下全部是人,根本看不到表演。我向人群挤去,可人群却如海绵般将我的蓄力一击巧妙地消灭掉了。渐渐的,表演队伍慢慢地离开了这片地区,向远方奔去,而这时,刚刚吵闹的地点,变得安静许多。
元旦节的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前待着,钟表在滴答滴答地响着。元旦晚会的节目突然出现在电视机前,大家立刻热闹了起来。有的人看会电视里的节目,有的人会唠会儿嗑,各自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突然,外面响起了“噼啪”的响声,人们都向外面奔去,一到外面空旷的地方,我便看到了漫天的烟花飞舞着,如同百花同开,美丽而又动人。我们一家人都望着这烟花,真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里。再过了一年后的今天,我依旧觉得全家一起过年仿佛是昨天的事,记忆依旧很清晰。
故乡的年,是我喜爱而又憧憬的,而我的故乡,更是我让怀念而又热爱的地方。我爱故乡的年,更爱我的故乡!
故乡的年作文 篇5
总有一种感觉,现在家乡的年味淡了点。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也没有以前那么有趣了,大概是已经长大的姐姐都嫁人了吧!
虽然年味淡了点,但过年的氛围还是很浓的。过小年的时候,妈妈便和我一起去超市采购,买了好多年货。大年三十的那天,我们一家人一大早就起床了。妈妈把提前准备好的饭菜拿出来,要祭拜祖先。我和弟弟也去帮忙。点燃香、蜡和纸钱,祈求新年有好运。等爸爸放鞭炮的时候,我们便感觉跑到房间里,捂住耳朵。祭祖之后,我们就开始吃团圆饭了。叫上大伯一家,七个人边聊边吃,有种很温馨、其乐融融的感觉。晚上,便是很欢乐的时候了。我和弟弟就在家的前坪放烟花。点燃烟花的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向上空冲去,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在烟火这绚烂的光彩的沐浴之下,我想:烟火虽然短暂,但是它升上最顶端时绽放灿烂,一定很满足。玩烟花玩累了,我便跑去和妈妈一起看春晚。往年都没有完完整整地把春晚看完,有姐姐和我们一起玩。想起那一年,我们晚上在微弱的灯光的照耀下玩踩气球的游戏,在田野里举行属于我们小孩子的篝火晚会。可是时光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有的工作了,有的嫁人了,过去的那些玩乐也不会再有了。将近凌晨十二点,妈妈和弟弟已经进入了梦乡,爸爸和我看着春晚,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我们吃完饭,便走门串户去拜年,但是这一次比较安静,没有了往日那些嬉闹的小孩子,似乎还有一丝凄清。下午,我去了以前玩的很好的那个女生的家里。和她一起聊天、看电视。并且,我们平时就很少聚,又有几年没有见面了,也没有要拍照的想法,所以这一次很开心,终于有我们两个人的合照了。但是我们两个人都不怎么会拍照,以至于拍照过程充满了“艰辛”。我们还互换了新年礼物。我给她的是一封信和一些亲手折的星星,而她,给了我她喜欢的一个发箍。
大年初二,我们坐上摩托车去外婆家,和难得一聚的表兄弟、表姐妹聊天、玩。现在男孩子都是成堆地打游戏,女孩子则坐在火炉边看电视、聊天、吃美味的零食,热闹极了!后来的几天,我们也要走亲戚。
年伴随我们渐渐的成长。它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变成彬彬有礼的少年,又在岁月更替里变成了安静沉稳的青年。
故乡的年作文 篇6
过年了,该回老家了,总是想着家乡那群与我嬉戏的毛根儿朋友,所以总有些小小的激动。我的老家在一个临河的小平地上,因为平地少,并不是很富有,但却是个风景优美、自然美丽的小村庄,给我极其美好的印象,是我少年时游乐嬉戏的天堂。
归家的途中,景物虽有变动但并不大,一些新造的建筑已代替了那熟悉的面孔,但周围喜气洋洋,热闹的场景却将新相面孔完好地融合在一起,很是自然。家乡的变化也是如此,陈年古树仍耸立道旁,树叶并未完全枯萎凋谢,但与那历经众多沧桑的树干来说却又如同新生的婴儿一般,许多场景浮现在眼前,那一幕幕仍历历在目。
家中却是一成不变,仍是如此熟悉。临近傍晚了,夕阳的余辉照耀在门口,木制的、已皱纹满面的门上斑斑点点。阴暗处的木桌阴沉沉的,似乎在沉思着什么。门外,夕阳并未退去,天空中仍残留着它的痕迹,山顶的一角天空仍是彤红,山的绿,天的蓝,与那点薄弱的红相结合,让人遐想。
过年中,气氛带着头,一切好像都焕然一新,屋外那噼啪做响的红鞭炮,门上那笔风苍劲的红对联,屋里那各形各色的红挂坠。沉默许久乡村欢腾起来,人们四处窜门,欢笑声、谈话声交错着。天空中发出了一阵阵响声,大地也接着应和了起来,天与地之间的鞭炮声震耳欲聋连绵不断,许久才休息一会儿。
伙伴们如同我一样,都长大了,但遇到了儿时的故知,仍是可以敞开心扉,互相交流,没有半点的虚伪与讨好,有的仍是童年时的天真和趣味。夜已深,繁星代替白云,黑夜代替蓝天,冬的寒冷已展开了,但在家中,大家其乐融融地坐在一块,享受着温馨、和谐的一刻,品味着家乡的美食,心中是如此的温暖快乐,严寒在外,温暖入心。即使再冷又怎能使人感到呢?
家的一切是如此的亲切,如此的快乐,家乡的年味如此的温暖,如此的和睦,在刻苦拼搏了一年的我们,心中的劳累已被彻底的清除了。为了迎接下一个美好的一年而准备奋斗。